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虚拟电厂从蓝图到实践—— “化零为整”促电网供需平衡

虚拟电厂从蓝图到实践—— “化零为整”促电网供需平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正从技术蓝图走向规模化实践。无论是能源大省还是超大城市,都在通过建设虚拟电厂整合多元资源,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从分散到协同的灵活调节池

虚拟电厂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的电力资源“化零为整”,构建动态响应的灵活调节池。它不依赖实体厂房,而是通过智能技术聚合分散资源,成为平衡电力供需、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力量。

近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成功实施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本次调用聚合上海全市包含数据中心、楼宇空调、充换电等多类特色资源在内的47家虚拟电厂运营商,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16.27万千瓦,创下上海虚拟电厂实测调用新纪录。在当日气温直逼35摄氏度的高负荷压力下,此次调用为保障上海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

国网上海电科院电源技术中心专业工程师杨忠光称,虚拟电厂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供应紧张时“供电”,在可再生能源电力负荷过载时消纳电力,既缓解供需矛盾,又避免资源浪费,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池”。

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山西在电力市场领域的创新实践持续引领前沿。虚拟电厂这一新型业态的蓬勃发展,更为改革增添了鲜活案例。目前,山西的虚拟电厂已聚合122户用户,可控容量超过202万千瓦。自2023年9月正式进入市场以来,这些虚拟电厂持续稳定运行18个月,累计结算电量4.87亿千瓦时。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