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老破小有了新出路?

原拆原建——也就是将年久失修的住宅楼拆除,原址再建新楼,让居民原地换上新房——无疑是今年城市更新里的热词。

面对这一新事物,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都在谨慎探索,也碰到了层出不穷的难题,例如一些老旧小区的居民无法就原拆原建达成共识,一些原拆原建项目在推动过程中缺少政策支持。

老旧小区原拆原建为什么这么难?政府在老旧小区原拆原建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未来原拆原建应获得哪些政策保障?围绕这些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是对以往大拆大建的一种纠偏”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老旧小区原拆原建?

王凯:从源头上看,原拆原建是城市更新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的一种方式。这几年,全国很多老旧小区通过更新改造得到了面貌改观。但还有一些房子存在的问题是无法通过维修来解决的。比如,有一批年久失修的房子,无法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进行维修加固;还有一批房子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不是成套住宅。因此,出现了原拆原建这种解决当前危旧住宅基本使用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改造方式。

从居民居住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原先的城市更新还是旧城改造,老房子拆了,原住居民一般要搬到别的地方去居住。那么原拆原建,既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又保持了原来的社会结构,楼上楼下原有的邻里关系维持不变,这是一件好事。

老破小有了新出路?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D级危房集群街2号楼被拆除。摄影/本刊记者周群峰

1234...全文 7 下一页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