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被网友称作中国工业奇迹,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近比亚迪可谓风光无限,各大社交平台和门户网站都被比亚迪秦LDM-i续航超过2100公里刷屏,这个消息甚至在海外都引起了轰动。其实比亚迪官宣的这个亏电油耗略显保守,据易车网、太平洋汽车乃至多个知名车评人对比亚迪秦LDM-i的实测,路线分为从西安到哈密、从西安到长春和从西安到深圳的6组测试车,测试的结果都超过了2300公里以上。
比亚迪秦L不仅在中国网络刷屏,外网上“加满一箱油可以从纽约跑到迈阿密”的话题也被广为流传,在美国网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美国网友要跑到中国“走私”比亚迪秦。
外媒对中国车企的重点报道此前也有过,但从没有像对比亚迪秦LDM-i这样铺天盖地的密集报道。特别是美国网友看到其售价只有13775美元后直接破防了,惊呼这是一项革新性的技术,传统汽车厂商将“Gameover”。美国网友比较遗憾的是这款车因为所谓的安全因素不能在美国销售,否则将迅速占领美国市场。
有美国网友对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进行了嘲讽,认为比亚迪即便是加了100%的关税,依然比美国3万美元以上的车要好,大量网友表达了对比亚迪的支持,认为如果这些车辆能够大规模生产,那么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在价格、功能和质量方面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时间全美网络都在热议比亚迪秦LDM-i。
这还不是比亚迪爆火消息的全部,6月2日晚,比亚迪发布了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5月销售新车331817辆,其中乘用车销售330488辆,同比增长38.2%。至此,比亚迪2024年已累计销售新车超过126万辆。随着比亚迪秦L DM-i的问世和火爆,未来比亚迪的销量将有可能出现暴涨的情形,有机构开始调整对比亚迪年销量的预期,认为比亚迪的2024年的销量将达到370万辆到400万辆。
受此多重利好消息,比亚迪的股价迎来一波连涨,截止6月5日收盘,比亚迪股价报收240.79元,进入2024年比亚迪首个交易日的开盘价为199.6元/股,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年内股价涨幅达21%。东吴证券发布了研究报告《销量点评:5月销量表现亮眼,DM5.0落地强化产品力》,对比亚迪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位为314.60元,以当前股价计算,预期上涨幅度为31%。
研发费用大幅攀升
4月底比亚迪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比亚迪一季度营收1249.44亿元,同比增长3.97%;净利润45.69亿元,同比增长10.6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24%至37.52亿元。如果只从营收和利润的角度来看,一季度的比亚迪表现中规中矩,毕竟各项增幅均相比2023年有明显放缓。
2022年和2023年,比亚迪总营收分别为4241亿元和602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96.20%和42.04%;净利润分别为166.2亿元和300.4亿元,同比增幅为445.86%和80.72%;扣非净利润156.4亿元和284.6亿元,同比增长1146.42%和82.01%。营收方面比亚迪增长迅猛,2021年营收只有2161亿元,2023年营收已经超过6000亿元,几乎翻了三倍。但净利润的增长更为迅猛,2021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30.45亿元,而2023年的净利润则高达300.4亿元,是2021年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费用持续攀升,一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高达106.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62.38亿元增长了70.1%,这与比亚迪近几年研发费用的持续攀升基调保持一致。近5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6.29亿元、74.65亿元、79.92亿元、186.5亿元和395.7亿元,对比增幅为12.83%、32.61%、7.05%、133.44%和112.13%,尤其是近两年研发费用的增速异常迅猛。
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就高达106.1亿元,以此计算的话,本年度研发费用又将创下新纪录。目前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49%,在2023年6.6%的研发占比基础上进一步提升,2023年一季度的研发占比为5.2%,同比提升了3.29个百分点,这对于季度营收就超过千亿元的比亚迪来说,确实是大手笔的投入,或是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
如果对这个研发数据没有直观的印象,可以对比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的同期研发费用就可见一斑。蔚来2023年研发费用为134.3亿元,理想2023年研发费用为105.9亿元,小鹏同期研发费用为52.77亿元,蔚小理三家在2023年的研发总额为292.97亿元,而比亚迪同期的研发费用为395.7亿元,高出三家研发费用之和103亿元。2024年一季度理想研发费用为30.49亿元,小鹏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3.5亿元。蔚来未发布一季报,以2023年一季度30.76的研发费用为参考,2024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很难突破50亿元。这同样说明比亚迪一家的研发投入,远超过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投入。
而更让投资者震惊的是,比亚迪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再次超过了特斯拉同期的11.75亿美元,且特斯拉的研发占比为5.4%,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的8.49%。2023年特斯拉的研发费用为39.69亿美元,同样不及比亚迪的395.7亿元,这一年特斯拉的研发占比只有4.1%,同样不及比亚迪的5.2%。
据BT财经统计,比亚迪2016年至2023年总共投入研发费用879.33亿元,加上2024年一季度106.1亿元,比亚迪自财报开始显示研发费用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达985.43亿元,今年累计研发费用将轻松突破千亿元。目前国内能与之匹敌的企业寥寥无几。
抠细节抠出的领先
5月28日比亚迪在新车秦L和海豹06双车发布的同时,还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这款第五代DM技术的核心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行业量产最高水准的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开创油耗2时代,重新定义插混技术新标杆。
如比亚迪官宣那样,第五代DM技术的核心发动机这一关键数据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油耗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综合续航是燃油车的3倍,这意味着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低的能耗,也就意味着可以花最少的钱跑得更远。
其实,各大汽车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能源产品,不断在把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推向高峰,如今续航里程已经成为一款新能源车性能的最主要参考数据,经过市场验证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更符合市场需求。
2023年年底的时候,本田雅阁e:PHEV和本田皓影e:PHEV号称满电一箱油状态下跑出了2132.7公里和1936.1公里的成绩,但是这项数据仅为实验室数据,并没有在消费者手中得到验证。2024年3月,吉利汽车宣布雷神电混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满油满电最高续航将突破2000公里。5月奇瑞风云T9,作为第一家实测的SUV车型,也在满油满电的状态下跑出1800公里的好成绩。东风风神首搭马赫电混技术的新车型风神L7实测续航里程2054公里。一时间续航2000公里成为插电式混动的“标准”指标。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表示,比亚迪秦L和海豹06的DM-i技术不能算是创新性的突破,很明显比亚迪引起的轰动远非本田、东风、奇瑞和吉利可比。“比亚迪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在高研发费用的情况下,仍在抠技术细节。第五代DM技术相比上代DM技术并没有什么黑科技,只是将每个细节都做到近乎完美,也修正了很多上代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比亚迪的每项技术或都很难称之为全球最领先的,但多种技术叠加在一起就是全球最领先的,看似技术有巨大进步,其实是抠细节抠出来的,技术做到极致最后成就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
张智勇认为,比亚迪相关技术,看似每家车企都可以做,其实都做不好,这是因为大家都忽视了细节。“比亚迪敢打价格战是因为自身产业链的完善,可以逐步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在每项技术上都狠抠,这比日本企业所谓的工匠精神要深刻的多,值得很多企业来学习,而华为研发投入过大,反而无法让其他企业来复制。”
狠抠细节的比亚迪,让秦L和海豹06DM-i的馈电油耗低至仅2.9L/100km(NEDC工况),成为当今无可争议的全球最低油耗,即使换成工信部公布的WLTC油耗,3.8L的成绩也是相当之离谱(截至目前有车评小组在高速公路测出了1.9L/100km的成绩)。
为方便显示该项数据的强大,以一直以节能省油的日系车作为对比,车身更小质量更轻的混动卡罗拉,WLTC油耗4.07L;同为B级车的混动凯美瑞,WLTC油耗4.5L;同为插混的雅阁,WLTC油耗4.88L。除了和秦L不是一个级别的卡罗拉比较接近秦L的综合油耗之外,凯美瑞和雅阁的综合油耗都高出秦L一大截。秦L保持两者最少节能20%的巨大优势。
比亚迪负责技术的工程师表示:“第五代DM更多的是在第四代的基础上各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升级,并没有改变原有架构。我们认为目前的DM-i架构就是最合理的。”他还表示比亚迪很早之前尝试过丰田THS、或是两档、三档DHT的技术路线,但复杂的变速箱是内燃机时代的产物,DM-i是以电为主的混动系统,路线上是要做减法的。电动机转速很高,从0到几万转都能保持高效工作区间,其实电动机本身就可以充当一个无级变速箱。
有汽车专业人士指出,比亚迪DM-i从第四代进化到第五代,是抠细节抠出的账面数据。数据上的巨幅提升,也抠出全球惊叹的领先技术。
毛利率创新高
比亚迪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才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增强。2023年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0.21%,在众多车企中稳居上游。相比2022年17.04%的毛利率提升了3.17个百分点。相比2021年则是提升了7.19个百分点。可见从细节上抠出了超高毛利率。2023年比亚迪的销售毛利率仅次于理想的22.20%,甚至高于一直以超高毛利率著称的特斯拉,2023年特斯拉的销售毛利率为18.25%,相比上一年25.60%的毛利率,特斯拉毛利率下滑了7.35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比亚迪的销售毛利率再创新高,达21.88%,同比上年同期的17.86%再度提升了3.98个百分点。近三年同期,比亚迪的毛利率由2022年一季度的12.40%不断攀升,三年共计提升了9.48个百分点。
一季度3.82%的销售净利率看似不高,起码和2023年全年5.20%的销售净利率相比有所下滑,但纵观比亚迪的财报发现,比亚迪一季度的销售净利率相比全年偏低,不仅是比亚迪一家,BT财经查阅多家车企后发现,净利率偏低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理想在2024年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20.61%,相比去年同期的20.39%有小幅上涨,但2.31%的销售净利率和去年同期的4.97%相比下滑明显,如果和2023年全年9.53%的净利率相比,更是下滑了7.22个百分点。特斯拉在2024年一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17.35%,相比去年同期的20.39%下滑超过3个百分点,净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10.88%降至5.37%,下滑了5.51个百分点,腰斩有余。而2023年特斯拉的净利率高达15.47%。
特斯拉、理想和比亚迪是新能源车企为数不多保持盈利的企业,而理想和特斯拉在一季度的毛利率均出现同比较大幅度下滑,只有比亚迪出现了小幅增长。
金融分析师许艺认为,车企一季度净利率的下滑,和众多车企加入价格战有直接关系。“无论是特斯拉还是比亚迪,一季度都开始打价格战,争取在春节假期期间能够保持市场占有率,加上一季度本身不是购车的旺季,导致众多车企的一季度业绩表现都不太好。”比亚迪虽然一季度的业绩同比均有增长,但环比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营收环比下降30.6%;净利润环比下降了47.33%。
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一季度产销量结构合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61.2万辆和62.63万辆,同比增长8%和13%,销量成功反超产量,降低了库存压力。这对于车企来说是难得的利好。
此前比亚迪一直不是以高净利率著称,在低端车型备受追捧的情况下,以跑量为主。在高端车型持续发力的情况下,比亚迪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或许用不了多久,比亚迪的毛利率就将反超理想成为全球毛利率最高的新能源车企,这是比亚迪狠抠细节的回报,从一季度理想和特斯拉的毛利率表现来看,比亚迪有望成为全球毛利率最高的车企。而狠抠细节带来的效应则值得众多车企学习和借鉴。
在智慧牧场里,每头奶牛都拥有一张“数字身份证”;智能工厂内,AI技术赋能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和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消费端上,新品智能洞察系统让企业与消费者更加了解彼此……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记者看到
2025-09-16伊利,AI,阿里云游戏概念板块指数日K线图张大伟制图 ◎记者徐蔚 9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后走势出现分化,早盘新能源两大龙头股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创历史新高,带动创业板指盘中站上3100点
2025-09-16宁德时代,A股,储能宁德时代股价走势图张大伟制图 ◎记者王玉晴 9月15日,宁德时代A股股价盘中最高触及371.52元/股,一度超越2021年末的高点,引燃市场对“宁王回归”的关注
2025-09-16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龙蟠科技2016年,中国创新药行业仍以“快速跟进”(fast-follow)为主流,刚刚起步的和铂医药却反其道而行之,收购荷兰生物技术公司,搭建全人源抗体平台,将研发布局全球。 9年后的今天,这条“慢”路正迎来“快”的爆发
2025-09-16医药,王劲松,创新药证券时报记者叶玲珍 因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临时停牌后,新大正(002968)在9月15日盘后揭开收购事项面纱
2025-09-16新大正,公司,交易当地时间9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五周前,委内瑞拉遭到导弹舰艇、潜艇的威胁,面临被轰炸、入侵和占领的危机,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所作所为是侵略,而非单纯的局势紧张。这是美国对委司法与政治层面的侵略,完全基于借口和谎言
2025-09-16马杜罗,委内瑞拉,美国还得是深圳! 宝安签约量环比增长 67.6%,罗湖签约量环比增长 48.1%,龙岗签约量环比增长 40.0% 9 月 15 日,多个机构披露深圳 "95 新政 " 后的房地产成交数据
2025-09-16成交,二手房,成交量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5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包括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等三部分内容
2025-09-16购房,房地产,银行9月16日(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李成钢:中美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减少投资障碍 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15日说,过去两天
2025-09-16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欢迎来到今日投资机会! 投顾观点:关注连板
2025-09-16东方财富证券,关注,投顾被市场称为全球激光雷达龙头的禾赛科技(02525-W.HK),不仅在港股IPO阶段认购不火热,在上市前的暗盘中也表现平平。 在认购阶段,禾赛科技仅获120倍认购,是港交所实行IPO“回拨新规”后,目前获认购最低的新股
2025-09-16禾赛科技,认购,联合创始人网络漫画公司Webtoon Entertainment盘后飙升超60%。消息面上,迪士尼拟购入Webtoon Entertainment的2%股份
2025-09-16迪士尼,Entertainment,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3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4.36万元,同比增长14.95%;研发费用达1449.39万元,同比增长8.02%……作为北交所“美妆制造第一股”
2025-09-16芭薇股份,美妆,化妆品伴随A股银行板块回调之际,多家上市银行股票再次受“热捧”。日前,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近日收到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紫金集团)增持该行股份的告知函
2025-09-16银行,增持,紫金信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26%,在汇市尾市收于97.300。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1769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1741美元;1英镑兑换1.3605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3570美元
2025-09-16美元,交易日,兑换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0.11%,标普500指数涨0.4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94%。标普500指数、纳指创收盘新高。大型科技股普涨,谷歌涨超4%,特斯拉、甲骨文涨超3%
2025-09-16谷歌,诺和诺德,美股据路透社报道,近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布声明说,由于波音公司在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有安全违规行为,拟对其处以总额约310万美元的罚款
2025-09-16波音,航空,波音公司近日,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02432.HK)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0.41亿元,同比收窄31.8%
2025-09-16越疆,机器人,技术继哈啰集团入主后,永安行(603776.SH)再抛定增计划,拟进一步巩固杨磊的实控人地位。近日,永安行更新了关于公司定增事项的审核问询回复及募集说明书等文件
2025-09-16永安行,公司,上海周二亚太盘初,道琼斯指数期货跌0.0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07%,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0.07%
2025-09-16道琼斯指数,期货,0.09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金融机构正着力做细做深“绿色金融”大文章。今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普遍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同时,绿色债券投资方面业务增长较快
2025-09-15金融机构,广东,绿色近日,谷歌在一场持续5年的反垄断案中取得阶段性胜利,成功避免被强制拆分。令人关注的是,在这场危机中“救局”的,恰恰是被视为谷歌竞争对手的OpenAI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公司
2025-09-15谷歌,诺和诺德,美股当三星日前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 2025)上透露其首款三折叠屏手机进入开发“最后阶段”时,科技界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折叠屏角逐已进入新阶段
2025-09-15华为,折叠屏,创新一直以来,邮储银行深圳分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打造温馨、便捷的家庭友好型网点
2025-09-15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募资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八载光阴,河北雄安新区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这座千年之城、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日新月异
2025-09-15建设银行,雄安新区,金融服务今年以来,智能驾驶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细化,从产品宣传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表述,到禁止车企未经审批进行公开测试,再到规范OTA升级……一系列收紧措施,让部分人误以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将陷入停滞。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25-09-15自动驾驶,方案,政策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正从技术蓝图走向规模化实践。无论是能源大省还是超大城市,都在通过建设虚拟电厂整合多元资源,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2025-09-15虚拟电厂,电力,上海2025年服贸会期间,北京首钢园入园客流达75.5万人次,再创历年新高。曾经的“十里钢城”变身火爆的“会展小镇”,这座承载着百年工业记忆、冬奥文化遗产的园区,书写着京西城市复兴与产业升级的答卷
2025-09-15首钢,消费,工业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易舒冉)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今年以来,全国各级工会积极推动平台企业开展算法协商,协商成果预计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
2025-09-15算法,协商,平台9月11日晚间,南京银行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紫金集团”)《关于增持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
2025-09-15南京银行,债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