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阿里藏了一张底牌(4)

但有相关人士告诉虎嗅,夸克内部预计会把用户增长与留存维度、AI功能渗透率维度继续作为重要指标。

而对于整体上如何做“AI to C”,目前阿里眼下的优先级是先完成架构与资源整合,更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也需要新财年确定。

“此前两个事业群工作风格和模式不尽相同,需要重新拉齐。两个事业群里的员工,大部分也不太熟悉,整合需要一点消化时间。”一位熟悉阿里内部的人士告诉虎嗅。

另有人士表示,虽然“AI to C”成为了阿里的关键战略,但内部预计并不会靠“大规模投入去拉动业务”。“优先级是把资源投入到人才、算力等维度,而不是采买流量。”

据虎嗅掌握的信息显示,夸克在2024年的用户增长出现了三个“激增时刻”:年初、暑期、年底。

这与豆包的用户增长节奏并不完全相同。有接近豆包的人士告诉虎嗅,2024年5~7月豆包的用户量开始爆炸式增长,到9月迅速破亿。从增长曲线上看,豆包从5月到年底,基本上是一条上涨斜坡。

而夸克在2024年的增长中,三个激增时刻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造成这一差异的核心原因是,二者的用户增长逻辑并不相同。豆包的增长,主要通过“产品迭代+投流”两大引擎推动,在5月开启强力投流后,其增长曲线便形成了一条“斜率”更高的上涨斜坡。

相比之下,夸克在2024年可以投入的资源相对有限。内部人士告诉虎嗅,在人员上2024年一年,夸克总人数没有大规模扩增;在工资上,夸克2024年给出的薪水在整个AI圈“难言最高”。“大规模的投流拉新集团并不允许,也没有这个预算。”

夸克第一个“激增时刻”是1月,这其实算是一次“守株待兔”。当时在一个月之内字节、腾讯、MiniMax等都发布了大模型,用户端首次兴起了国产AI大模型热。而在几个月前,夸克于2023年11月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在这波国产大模型热潮下,夸克基本盘用户调用AI功能的比重开始明显增长,这拉动了夸克月活数的上升。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