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中部人口“缩水”近百万,哪些省份正在回流?

眼下,除河北、黑龙江、宁夏外,其余28个省份均公布了全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规模数据。具体来看,8省份常住人口上涨,2省份维持不变,另有18省份人口下降。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广东以一己之力,时隔三年超越浙江,重返全国人口增量第一省。相比之下,山东的成绩就有些不尽如人意,2023年常住人口减少42.8万人,是全国人口下降最多的省份。

中部人口“缩水”近百万,哪些省份正在回流?

中部六省中,仅安徽2024年常住人口实现正增长,其余五省份均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合计共减少96万人。西部部分地区迎来了人口回流,以川渝为例,2024年两省份总计人口流入近30万人。至于东北地区,辽吉两省在2023年短暂的回流后,再次出现了人口下降。

以下用细分数据继续拆解这些变化,还能看到哪些信号?

四大强省竞速

人口变化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影响——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差额导致的自然增长,以及既有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

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74万人,达到了1.28亿人,是我国唯二人口上亿的省份之一(另一个是山东)。广东的逆袭,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敢生”——

去年,广东全省出生人口达113万人,是全国唯一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而广东超高的出生人口不仅与其人口基数大有关,同样得益于较高的出生率。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曾分析,粤东的潮汕、粤西的湛江等地,虽然近年来生育意愿在下降,但受传统的生育文化影响,相对其他地区生育意愿仍比较高。另一方面,流入广东的人口比较年轻,处于婚育年龄的比例较高。

需要指出的是,广东的人口自然增长全国第一,但人口流入只能排在全国第二。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人口流入27万人,同期,浙江则达到了45.4万人。

中部人口“缩水”近百万,哪些省份正在回流?

尽管浙江的死亡率已经高于出生率,导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但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仍使得浙江的常住人口增加了43万,成为全国人口增量第二省。

“浙江人口增长亮眼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浙江对外地人有包容性,很多外地人愿意到浙江来安家落户,而当前浙江对外地人落户的政策也在逐步放宽。”当地学者曾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浙江常住人口分别增长72万人、37万人、50万人、43万人,四年时间总计增量超过200万人。

广东不是不羡慕。就在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广东宣布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努力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到广东就业创业;全国两会期间,广东广发“英雄帖”,再次面向全球发出强烈的招才、揽才、引才信号;4月中下旬还将在北京、上海、杭州等8个城市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

如果说粤浙之间的竞速,是对自身的更高要求。那么江苏和山东在今年所面临的情况,则显得更为严峻。

2024年,江苏常住人口总量保持不变。具体来看,江苏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导致去年人口自然增长为-21.3万人,但同时有21.3万人流入江苏,结果显示为人口零增长。上个月中旬,江苏就推出了15条旨在促进生育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生育津贴无需提交申请材料即可直接发放到账等便利举措。

至于山东,则成为了全国经济前四强省份中唯一一个人口负增长省份。而这已经是山东连续第三年人口负增长。自2022年首度负增长以来,山东过去三年人口规模分别减少7万人、40万人、42.8万人,大幅缩减近90万人。

从细分数据来看,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下降趋势下,山东人口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流失。短短两年间人口净流出超过43万人,这也引发外界关于山东人口规模将跌破一亿的担忧。

中部人口“缩水”

经济大省同样是人口大省,上述GDP前四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共有人口3.8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四川和河南是全国GDP排名第五和第六的省份,两省的人口也在全国前六。

2024年,川豫两省常住人口均在下降,其中四川下降了4万人,河南下降了30万人。四川的亮点在于去年吸引了21.3万人入川,与江苏并列全国人口流入地第三位。

中部人口“缩水”近百万,哪些省份正在回流?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杨成钢对我们表示,四川是外出务工大省,过去有上千万的人口外出到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就业;但最近几年,四川省际人口流动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导致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产业转移,人口随之流动。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