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面子”难撑,“里子”难守:苹果手机直降2000元背后的两难困局(2)

总体来说,变动最大的是iPhone16 Pro系列的价格,优惠后首次进入国补范围,虽然只有基础版本符合要求,但价格直降2000元,再加上国补直接比原价便宜2500元。

然而,在苹果官网与线下直营店,苹果采用的又是不同的价格策略。在官网,iPhone16系列依然维持原价,iPhone16 128G版本的价格为5999元,iPhone16 Plus 128G版本的价格为6999元,iPhone16 Pro 128G版本的价格为7999元,iPhone16 Pro Max 256G版本的价格为9999元。而在线下直营店,苹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价格与苹果官网保持一致。

事实上,苹果这几年一直采用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体系的策略,尤其官网和线下直营店鲜少大幅降价。

这种定价策略实际上形成了官方渠道与第三方渠道的自我竞争,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体系混乱,也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不满。有网友表示, 自己前段时间刚在线下直营店购买一款iPhone16 Pro,短短几天时间价格便降了很多。

既然如此,为何苹果还要继续这样定价体系?《华夏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苹果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给出回复。

资深通信专家马继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降价是为了“618”电商大促,苹果希望通过折扣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然而,为维持品牌地位,苹果不得不采取‘电商渠道大降价促销,线下及官网保持价格稳定’的双轨策略。这一做法既是为了应对市场压力,也与其品牌定位的微妙平衡有关——既要靠价格刺激销量,又担心过度降价损害高端形象。”

只是,马继华指出,这种价格不一致的策略存在明显矛盾,一旦降价信息广泛传播,消费者自然会优先选择线上渠道,导致线下门店流量下滑,此外,长期依赖降价促销,可能削弱苹果的高端溢价能力,甚至被贴上“打折品牌”的标签。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