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贵州茅台,新动作(2)

前述人士对记者介绍,微生物在酿酒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核心作用。例如,曲霉属里的米曲霉,是糖化能手,把高粱和小麦里的淀粉分解成可被酵母利用的糖;酿酒酵母属里的酿酒酵母,则是产酒大师,把糖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让酒有度数也有香气;乳杆菌属里的植物乳杆菌,则像调味师,产乳酸让酒醅保持适宜的酸度,同时也生成多种风味分子。

然而,菌株品种繁复多样,其基因会不断发生微小的变异,不同菌种间会形成生存竞争,这些共同导致了酿酒菌株的千变万化。

从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来看,其环境高温可达60℃以上,还伴随高酸、复杂微生物竞争。并非所有酿酒酵母或乳酸菌都能在这里存活,但少数携带耐热或耐酸基因的菌株通过自然选择顽强留下,并成为主力。于是,即使是同一物种,在不同产区,优势菌株也可能各不相同,正是这些微妙的菌株差别,造就了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酒香与风味。

据《茅台酒酿造技艺原理与实践》,在茅台酒酿造微生态体系中,已发现存在1900多种微生物。对茅台酒酿造产区、赤水河流域其他产区微生物的研究发现,每个产区都有其独特的微生物组成。微生物个体也有其独特性,例如对茅台酒酿造过程、周边环境以及包括茅台镇其他酒厂来源的120余株酿酒酵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茅台酒酿造环境和过程来源的酿酒酵母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

茅台力推酿造经验“科学化”

从茅台集团今年的公开会议来看,公司正力推将传统酿造过程科学化,并用科学反哺酿造。前述菌株方面的研究,正是茅台集团关注的重点之一。

例如,7月16日举办的茅台2025年度制曲专题技术分析会强调,推动企业从传统经验积累向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模式转变,通过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结合制曲生产中的实践经验,构建一套具有茅台特色的创新理论体系,为制曲工艺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