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

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连续日K线图

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

◎记者张欣然

曾经备受债市追捧、造就财富神话的30年期国债期货(TL),如今热度骤降。7月中旬以来,股市与大宗商品成交放量,风险偏好快速回升,而债市整体承压,尤其是超长期国债期货品种交易活跃度明显回落。

业内认为,若股市情绪降温或降息预期升温,长债或迎来阶段性反弹,但在地方债供给上行与机构买盘疲弱的背景下,债市整体或仍将维持震荡格局。

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8月14日、15日,债市在基本面和资金面并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延续弱势,市场关注焦点转向权益与商品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底政策效应曾推动非银机构资金大量流入债市,提前布局“降息交易”;如今,债市赚钱效应下降,资金再配置倾向明显增强。

自6月中旬起,商品和权益市场走势与债市走势明显相背,市场进入风险偏好迅速提升的交易模式:大宗商品价格自低位反弹,并逐渐扩散至多数品种;权益市场同样延续强势。

一位国债期货高频交易员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上证指数在突破新高后,并未如预期回调,而是在银行板块上涨的带动下,热点扩散至科技板块中的低估值标的,并在“反内卷”政策预期提振下,周期板块接力上涨。债市此前惯用的“股市冲高回落—债市回归基本面与资金面逻辑—利率继续下行”的剧本并未上演。相反,焦煤、多晶硅等品种的连续上涨,引发7月21日以来债市的加速调整。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