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超5万元现金存取或无需登记!反洗钱监管转向风险为本

备受关注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规则迎来重大调整。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22年三部门发布的反洗钱监管规则(暂缓实施),本次《征求意见稿》出现一项显著变化是:取消了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这一调整标志着我国反洗钱监管正从“简单阈值”管理,迈向更精细化、更强调“风险为本”的新阶段。

此次《征求意见稿》是在2025年1月1日新修订的《反洗钱法》正式施行的背景下制定的,核心目标是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维护国家安全与金融秩序。文件开宗明义地确立了客户尽职调查的“风险为本”原则,要求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尽职调查措施,避免“一刀切”或“风险与措施明显不匹配”。

超5万元现金存取或无需登记!反洗钱监管转向风险为本

具体体现为两大方向:

1.低风险情形简化调查: 对于风险等级较低的客户或业务关系,允许金融机构采取简化尽职调查措施,优化客户体验,降低合规成本。本次对现金存取业务尽职调查要求的降低,特别是取消5万元以上资金来源及用途的登记要求,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2.高风险情形强化调查: 对于被识别为高风险的客户、业务关系或交易,则要求金融机构采取更严格、更深入的尽职调查措施。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