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资金迁移与供给压力双重影响 超长期国债期货交易热度骤降(3)

“如果我真能精准把握这些情绪高点,那为何还要去做国债期货?”该基金经理直言,这或许正是许多短线资金选择避开国债期货市场的原因之一。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些投资者正面临双重压力: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98%附近徘徊,让部分持仓者不敢轻易做空或卖出;而3700点附近的上证指数,又令投资者对加仓做多心存顾虑。

业内建议防御为主、波段为辅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原本寄望于银行、保险等“大机构”出手托举债市,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多位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向记者透露,他们今年以来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子弹”有限,已无力加仓。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固定收益部的总经理也称,负债端不给力,杠杆已打满,“保险资金向来是买涨不买跌,现在利率中枢抬升,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敢贸然进场”。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吕品表示,今年以来,债基收益回落,市场对债券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下修,更直观的变化是市场关注度下降。期货市场上,曾经的明星品种——国债期货,成交和持仓均表现平平,反而被焦煤等“反内卷”先锋抢走了人气。

此外,吕品表示:保险保费增速放缓,高配权益资产的倾向增强;农商行交易量减少、同业业务收缩,长债买盘显著萎缩;理财产品在长期限利率债和信用债上的配置意愿下降,更多资金转向存款投资。虽然仍有部分机构处于“资产荒”的状态,但摇摆型机构的资金流入已大幅减少。“总体来看,无论哪种叙事占据上风,今年的债券市场大概率呈现‘鸡肋波动’,行情窄幅震荡,波动更多来自债市之外。”吕品说。

业内预计,债市情绪恢复仍需时间。未来可关注两个信号:一是风险偏好下降;二是降息预期升温。若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调整至1.75%和2.0%等关键点位,部分资金或将博弈短期反弹。

东财基金则认为,未来地方债供给量将逐步回升,货币政策对财政的流动性支持仍将延续;若债市调整加剧,央行不排除重启国债购入操作。总体判断,债市仍将维持震荡格局,交易难度提升,投资策略上应以防御为主,再辅以波段操作。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