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有色金属“热浪”翻滚 基金解构新一轮超级周期(3)

一是资本开支不足。由于矿石品位下滑、成本上升,矿山回报率下降,导致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多,但仍不足以刺激大规模投资,大部分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领域仍然没有很大的资本开支,企业扩产谨慎。

二是优质矿山减少。由于资源消耗,当前大型矿山、优质矿山的勘探并不尽如人意。

三是资源品战略地位升维。从刚果(金)禁止钴出口,到印尼提高镍矿关税,各国正通过行政手段推升资源价值,未来,更多金属可能成为战略筹码,资源品正在从周期商品变成战略资产,获取壁垒将持续提高。

需求端,一个以AI和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引擎”正强势启动。

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张明烨指出,AI给化工、有色行业带来大量新需求,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对铜需求旺盛,直接导致铜的紧俏;此外,AI推动的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如电网重建)也支撑了铜需求。在材料方面,AI相关技术有望带动液冷上游氟化液与PCB相关树脂需求提升,延伸的其他材料的需求可进一步挖掘。

融通产业趋势精选基金经理李文海认为,新能源已经在多个周期行业占据举足轻重的需求占比,包括磷、电解铝、铜等传统周期行业,新能源的需求占据20%左右甚至更高的份额。相对来说,固态电池、AI目前的占比没有那么高,但是以这些行业的增速和应用前景来看,可以合理推测这些新需求有望重现当年新能源的需求爆发,未来成为传统周期行业的主要增长极。

“科技创新,材料先行。”路博迈资源精选基金经理黄道立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了上游资源品与下游产业趋势的关系,十五年前,房地产和基建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动能,在铜、铝的需求结构中占比分别超过三成和五成,随着近年经济结构转型,地产基建需求占比大幅下降,新能源产业在铜需求中的占比已超15%,在铝需求中的占比已超20%。产业需求的驱动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