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江海奔流,“苏”写新篇(7)

也有很多外向型苏企将目光转向国内,积极挖掘内需潜力。外贸销售占比超过六成的天工国际,正以高端精密刀具为突破口,加快布局国内市场。“精密刀具在国内是一个数百亿元的大市场,但目前销售突破10亿元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我们非常看好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天工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天工股份董事长朱泽峰表示。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畅通科技、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

“上市后,我们借助募集资金扩大产能、强化研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市为公司品牌带来强力背书,助力开拓重要客户。”提及资本市场的作用,江苏企业家的评价高度一致。

作为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第三、北交所与科创板公司数量第一的省份,江苏已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从早期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到后期上市融资,江苏着力构建全链条金融生态,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2024年6月,总规模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运行,通过联动产业资本、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扩大股权融资供给,搭建产融对接平台,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截至今年8月,该基金已组建三批共41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1069亿元,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基金集群累计投资93个项目,其中英诺赛科、正力新能成功上市。

“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促进金融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保障,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以科技金融勇争先,助力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江苏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

正如球场上,没有永远的胜者,唯有不懈奔跑的队员。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远征。江苏也清醒认识到,前行之路仍需应对多重挑战:经济运行面临内需不足、外需承压的双重考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仍需加力推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等。面向未来,这片热土仍需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在攻坚克难中锤炼韧性,在创新突破中开辟新局。唯有如此,方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画卷上,书写更加壮丽的“江苏篇章”。

赛场终有哨响,但发展的竞逐永不落幕。江苏,已然在路上。

首页上一页...4567 7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