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江海奔流,“苏”写新篇(4)

传统产业是撑起江苏经济的基本盘,但传统不等于落后。一旦插上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它们便能迸发出强劲的新生命力。江苏自2022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5.6万余个,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

“我们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部署开展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江苏省工信厅相关人士介绍,近三年来,全省累计实施单个项目投入超500万元的老旧设备更新改造重点项目超过2000个,有力推动了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民营企业千帆竞渡,以创新韧劲深耕细作,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到改革开放中“苏南模式”崛起,民营经济在江苏发展中始终澎湃着巨大动能。如今,民营企业更是江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一款新产品从创意到规模化量产,往往需要5到8年。我们坚信,即便短期没回报,持续的研发投入也是维系未来竞争力的基石。”常州民营企业泛亚微透董秘王少华以公司独创的CMD产品举例,该产品投向市场后历时7年才做到8000万元的年营收规模,但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和车灯厂采纳,大幅降低了车灯防雾成本,未来有望成为主流解决方案。

泛亚微透的膜材料、朗博科技的橡胶密封件、东威科技的水电镀设备……许多规模不大、声名不显的江苏民营企业,却已在一个个细分赛道做到行业头部,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

拆藩篱、疏经脉,江苏致力于营造让民营企业如鱼得水、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2023年,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今年7月,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该条例拟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