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商用量子计算机或5年内问世!全球竞速 谁拔头筹(2)

“量子计算已经突飞猛进,我们从‘能不能造’的阶段进入了‘能否造得更好’的阶段。”原子计算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本·布鲁姆认为,中性原子这一路线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量子计算的突破远不是堆叠比特那么简单。“做出真正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关键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英伟达量子产品市场经理尼古拉斯·哈里根表示。英伟达虽未自行研发量子芯片,但正与多家公司合作,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量子计算的性能。其他传统计算行业巨头也有类似想法,例如,微软去年与原子计算合作推出了一款具有24个逻辑量子比特的商用量子机器,这被视为迈向实用量子设备的第一步。

但在逻辑比特的竞赛中,赢家另有其人。美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Era所展示的逻辑量子比特已超过40个。拔得头筹的则是美国知名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成功运行了50个逻辑比特。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拉吉布·哈兹拉透露,公司即将发布的新一代量子计算机,其编码能力将比现有纪录高出一万亿倍。

比拼激烈:多条路径各展所长

Quantinuum公司采用的是“离子阱”路线,即采用电磁场约束的带电镱离子来构建量子比特。这一技术路径也受到英国量子初创公司Oxford Ionics与美国量子计算公司IonQ等的青睐。IonQ的系统架构与性能高级总监约翰·甘布尔指出,中性原子与离子阱的共同优势在于量子比特之间的连接更灵活,更容易忠实执行各种算法,包括将物理比特转化为逻辑比特,以实现不同方式的纠错——现在比的是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正因为这种灵活性,选择中性原子和离子阱路线的公司相信自己有机会在未来超越谷歌和IBM。谷歌是该领域最早声称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公司。这个概念最早由201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普瑞斯基尔提出,指的是量子计算机可以做到传统计算机实现不了的事。2019年,谷歌宣布打造出第一台运算能力远超传统超级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尽管这一说法在当时受到质疑,但谷歌在2024年再次宣称达成量子优越性,其量子芯片“垂柳”(Willow)可在5分钟内完成一项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十垓年(1025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