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商用量子计算机或5年内问世!全球竞速 谁拔头筹(3)

谷歌和IBM将超导量子芯片作为主要攻关方向。这种方案具有运行速度快、部分场景下可靠性更高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比如,中性原子比特容易从激光控制的状态中“跑偏”,从而引发错误。

不过,超导技术最大的问题也许是“连接”。超导量子比特通常只能连接到邻近比特,这让许多新型纠错算法难以实现,探索空间也受到限制。

“新的纠错代码层出不穷,现在远不是终点。”甘布尔说。布鲁姆也表示,原子计算公司之所以从其他路径转向中性原子,是因为中性原子在应对量子计算最核心挑战时显得更具优势。而曾被视为最有前景的超导路线,可能正遭遇瓶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谷歌的努力毫无价值。谷歌的探索已展示出,通过将更多物理比特整合到逻辑比特中,确实能提高纠错能力——这也是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关键一步。

真正实用:商用设备或五年内面世

目前,IBM的Condor芯片已拥有1121个超导量子比特,仅比原子计算公司创造的最高纪录少59个。不过,IBM的计划是到2026年突破4000比特大关。为实现这一目标,IBM正在研发连接现有芯片的模块,以打造出更大规模的“模块化”量子计算平台,并希望借此执行更多复杂的纠错算法。

美国量子集成电路开发商Rigetti Computing也没有放弃超导路线。公司首席技术官大卫·里瓦斯指出,超导量子计算机已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该公司不仅推出了一款即买即用的9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还同时提供接入一台84量子比特大型处理器的服务。这些设备目前已在向政府实验室和商业客户出售。

爱丽丝&鲍勃公司同样采用超导路线构建量子比特,但其设计理念不同:他们希望在构建逻辑比特之前,就大幅减少物理比特的出错率。该公司研究人员相信,这种方式只需几千个量子比特就能实现完全无误的量子计算,而竞争对手可能需要上百万个。目前,他们尚未展示任何逻辑量子比特,但目标是在2030年前打造出真正实用的量子计算机。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