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消费第一城”,拼了

“消费第一城”,拼了

10 月 22 日,上海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721.17 亿元,同比增长 5.5%,较上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也跑赢了全国 5.2% 的平均增速。

其中,上海多项细分数据表现亮眼: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 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 15.5%,金融业增长 9.8%。

相比之下,前三季度 4.3% 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看似不起眼,却颇为不易。

就在今年一季度,上海社消零还曾陷入负增长 ( -1.1% ) ,上半年终于艰难回正 ( 1.7% ) ,到第三季度,又进一步提升至 4.3%,走出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重塑,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消费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关键。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自 2018 年社消零总额超过北京以来,上海已连续七年稳坐 " 消费第一城 ",也被视为消费 " 晴雨表 " 和 " 风向标 "。社消零增速逐季走高,上海做对了什么,未来又该如何发力,值得深入探讨。

上海的消费增速何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 政策 + 活动 " 的双轮驱动 。

今年 5 月印发的《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 " 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 " 等六大行动,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与上述方案同步发力的,是一系列促消费活动。

自 2020 年启动的上海 " 五五购物节 ",今年从 4 月底持续到 6 月底,是六年来 " 消费补贴政策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 " 的一届,从家电到汽车、从商品到服务,从国内消费者到入境游客,形成全方位支持。

“消费第一城”,拼了

同期,上海还推出 " 商圈精品推广节 "、上海国际车展,5 月当月有效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2.7%、9.3% 和 4.0%,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35.0%。

到了暑假," 上海之夏 " 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等活动密集举办。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为期 93 天(7 月 5 日至 10 月 6 日)的旅游节累计接待游客 1.63 亿人次,实现全要素旅游消费 3132 亿元。

进入下半年,上海又开始发放 " 乐 · 上海 " 服务消费券。上海市政府安排 5 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餐饮、旅游、电影、文化、体育消费券。其中文化消费券为新增设品种,首轮发放超 29.6 万张,资金撬动比为 1:3.25。

这些活动相互接续,延长了消费时间,提升了消费体验,形成了长尾效应。

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教授彭冲对此总结,上海消费回暖主要得益于消费信心修复、入境游回升与结构性政策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上海密集出台促消费相关举措,在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上加码 " 以旧换新 ";需求端强化餐饮、零售、文旅等消费场景;供给端培育 " 首发经济 "" 夜间经济 "" 银发经济 " 等新场景,供需双向发力、释放消费潜能。

同时,上海入境游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入境旅游同比增长 37%,直接带动住宿、餐饮、零售等消费;叠加各类购物节、购物季,形成本地与外来消费 " 双轮驱动 "。

不过彭冲也提到,在去年低基数背景下,政策的精准发力也带来一定翘尾效应,对增量有所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重庆与上海的 " 消费第一城 " 之争备受关注。今年上半年,重庆以 8300.37 亿元社消零总额力压上海的 8260.41 亿元,以微弱优势领先。

作为 " 后起之秀 ",重庆消费规模对上海形成挑战,固然有重庆人口基数庞大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很多学者认为,传统社消零指标并不能完整诠释上海等城市的消费活力。

社消零指标主要衡量一个地区的实物消费情况,除餐饮外的大部分服务消费并未统计在内。这些未被统计的服务消费,很多恰是上海的 " 强项 "。

国家统计局也曾发文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除了不反映服务消费,也 " 不能很好地反映消费品的结构特征和变化情况,需要结合其包含的分项指标及居民消费支出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如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均消费支出达到 40892 元,在 31 省份中排名第一,也是唯一超过 4 万元的省份。

“消费第一城”,拼了

与实物消费相对,服务消费主要分为基础型消费 ( 交通通信、住房家政、养老托育)、发展型消费 ( 教育培训、医疗 ) 、享受型消费 ( 娱乐、文旅),还包括具有特殊性的金融保险类服务。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