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快递业再度迎来大爆发,全年快递业务量1745亿件,同比增长21%。
当然,主要原因,并非电商市场的超高速增长,而是电商低价化带来的快递小件化。
这种“低质量”的增长,推动了快递市场的“降级”。行业平均价格,从2023年的9.1元,进一步下降至2024年的8.0元。
这让低价电商快递的代表,申通、韵达、圆通和极兔速递,抓住机会实现了整体性的高速增长,业务量增速均超20%。最新业绩预告还显示,申通的净利润也实现了接近两倍的增长。
新环境中,快递业双巨头承压,顺丰、中通业务量增速停留在10%一档。快递业老大顺丰控股,持续加码价格战,但对业务量的推动很有限;业务量老大中通,本想从价格战抽身,又迫于市场压力,选择了回头。
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充分市场化、服务高度同质化的行业,市场份额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大而美”的公司才有未来。
接下来,快递业的【内卷】,还将继续和深化。今年春节,几家自营快递公司已经明确表示不放假,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意外的增长
前几年,快递市场存量时代的危机,如鲠在喉。
此前,中国快递业经过了连续十几年的超高速增长,2000年业务量首次破亿,2021年突破1000亿。随着基数越来越大,持续高增长也越来越难。
而快递业所倚仗的电商市场,也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平台期。当时,虽然电商市场的规模和渗透率仍然在稳步提升,但主要电商平台的GMV陷入增长瓶颈,导致市场有效增量下降。
当时的快递行业,确实也都在为存量竞争做准备。中国快递市场第三轮价格战,从2019年开打,经过几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早已被认为步入存量时代的快递市场,近几年迎来了令人意外的增长。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1745亿件,同比增长21%,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而在2022年-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分别为2.1%、19.4%。
快递业逆势增长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电商市场的结构调整。
中国快递业诞生于1993年前后,但多年发展缓慢。直到进入新世纪,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先后上线,电商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快递行业也搭上了顺风车。
目前,快递市场的业务量中,约有80%为电商件。最为夸张的业务量老大中通,曾经有90%以上的业务来自电商渠道。
最近几年,新电商拼多多,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平台抖音、快手崛起,“新势力”的GMV总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电商”。
以前,在淘宝、天猫、京东购物,选进购物车、统一下单、快递邮寄,合并单、高价单更多。
如今,大量拼多多低价单成交。在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很多时候是看短视频或直播,直接点击链接下单,小单、低价单居多。
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快递单包裹平均货值为136.82元,到2023年,这一数值降到了98.56元。
拆单率提高、低价值单占比提高,让快递市场的业务量增速,远超电商总GMV的增速。所以,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万亿元,同比增长7.2%,但快递业务量增速高达21%。
申通韵达回归
单个快递的商品价值越低,快递服务的单价就越低。2024年,快递平均单价8.0元,比2023年下降了1.1元。
如此一来,就越有利于以低价电商件业务为主的通达系快递公司,最近几年,它们正是快递价格战的急先锋。
谁也没想到,此前几年陷入业务危机的申通快递(002468.SZ),居然成为2024年快递业务量的增长王。
去年,申通完成227.30亿单,同比增长29.83%,单票收入2.05元,同比下降8.07%,快递业务收入466.51亿元,同比增长19.32%。
申通是中国快递业的创始者之一,1993年从杭州的“神通服务部”起家,首创快递加盟制,探索电商“推荐快递”模式,成长为早期的中国快递业老大。
因改革滞后、丢失先机,申通渐渐在激烈的竞争中掉队,快递业务量长期在三通一达中垫底,甚至一度低于顺丰。
2019年开始,阿里巴巴分步控股申通快递,助其重整旗鼓,同时给予资源扶持,甚至直接注入业务,马上就让申通支棱了起来。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盈利9.5-10.5亿元,同比增长178.84%-208.19%。
申通创始人聂腾飞之弟聂腾云创立的韵达,节奏与之类似。此前几年,韵达股份在此轮价格战中有所掉队,在缺少外部助力的情况下,凭借在价格战中最凶猛的表现,重新拿回业务量增长。
2024年,韵达股份(002120.SZ)实现业务量237.82亿单,同比增长26.14%,增速在主流快递公司中仅次于申通;单票收入2.05元,同比下降13.36%,在主流快递公司中降价最凶;快递业务收入487.58亿元,同比增长9.30%。
与申通、韵达相比,圆通速递堪称快递行业的平衡大师。最近几年,圆通保持了高增长、低降价,业务相对稳定。
去年,公司快递单量265.74亿,同比增长25.33%,业务量规模仅次于中通;单票收入2.29元,同比下降5.02%;快递业务收入608.56亿元,同比增长19.04%。
与圆通相比,极兔速递近年的状态,可以称之为中国快递业的未解之谜了。
2020年在中国市场起网,以价格战快速崛起,2021年收购百世快递,如今在快递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上半年市场份额11.0%。
但公司上市以后,面对全行业的降价,极兔速递选择了退出价格战,2024年上半年均价与上年同期持平。这种情况下,公司仍能保持业务量稳步增长,2024年其中国区完成快递198.01亿单,同比增长29.1%,增速仅次于申通。
以这种策略,极兔速递在中国市场快速获得盈利,并推动公司整体扭亏为盈。原因,恐怕得去问一问拼多多了。
双巨头承压
不过,通达系中,仍有意外。
靠着与阿里系电商平台的深度绑定,中通已经连续9年,稳坐中国快递市场业务量老大的宝座。
2024年,中通快递(02057.HK)完成业务量340亿件,但增速已经下滑至12.6%,在通达系快递公司中垫底,仅略优于顺丰。
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上半年,中通快递将提升利润作为工作重点,尝试从价格战中抽离。虽然,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去年三季度核心单票收入提升了1.8%;但市场份额同比波动-1.5%,让圆通、韵达、申通、极兔捡了便宜。
警钟已然敲响。目前,快递业务量老二圆通,与中通的差距只有70亿件,如目前的增速保持不变,中通还能稳坐钓鱼台几年?
在这个充分竞争、服务同质化的行业中,渠道惯性几乎没有,电商快递这个市场,价格才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2025年初,各大快递公司交出自己的成绩单和业绩预告,更衬托出中通的业务压力。于是,前几天,公司破天荒地披露了2024年的运行情况,彰显自己快递业务量老大的地位。
另一位快递业老大,顺丰控股(002352.SZ),同样处在一个微妙的时期。
顺丰,作为与圆通同时期创立的中国快递业另一位创始者,经过30年的努力,靠高端商务件,成长为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综合物流提供商。
但是,商务流程电子化的趋势,顺丰的商务件基本盘形成危机。于是,以此为基础,顺丰早早地开启了四面出击:向下,布局低价电商件;向内,以供应链业务,深挖快递物流市场的综合服务价值;向外,快递物流出海。
2019年以来的中国快递价格战,顺丰控股是发起者之一。顺丰的单票收入,从23元上下的水平,一路下降至2024年12月的14.55元。
这一策略,曾经让顺丰收获了显著的增长。一度,顺丰业务量超越申通,短暂摘掉了业务量垫底的帽子。
当通达系开展防守反击,顺丰降价的威力立即大打折扣。特别是在2023年将低价加盟业务丰网速递转手给极兔后,顺丰控股再度陷入增长危机。
2024年,顺丰快递业务量132.64亿单,同比增长11.45%,远不及行业均值;全年单票收入15.53元,同比下降3.33%;快递业务收入2059.58亿元,同比增长7.74%。
中国快递市场收入和业务量的两大巨头,双双遭遇业务危机,根本原因何在?解药,又在哪里?
战争无休止
更为关键的是,正在持续的快递业价格战,可能还要继续。
从2019年到现在,因为监管的介入,以及快递业整体性的业绩危机,快递价格战,几次出现了止戈的迹象,但很快又被无休止的内卷打破平衡。在这个充分市场化、服务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短期内看不到竞争缓和的迹象。
尽管行业预计,接下来快递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但很难再维持像2023年-2024年这样的高增速。这个市场,仍然逃不过从巅峰缓缓坠落、走向存量时代的命运,接下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激进的申通、韵达,本已逃离火场的中通、极兔,拥有非常大降价空间的顺丰,预计还将加码价格战。
2024年三季度,中通一改上半年的风格,表示将重新争夺市场份额,扩大业务量优势。
去年,极兔速递(01519.HK)寄予厚望的第三市场,遭遇增长压力;东南亚市场依然强劲,无奈体量太小。你猜它会不会继续在中国市场重新加入价格战,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维持公司层面的增长?
就顺丰的单票收入来说,它仍然有非常大的价格战空间。况且,顺丰的商务件和电商件,主动快递和被动快递两个部分,本来就是不同场景下的不同产品,价格差存在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另外,快递市场所依托的电商市场,随着消费模式切换,拆单率、低价单的比例仍然会继续提高,对廉价快递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
同时,在各大快递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尾声之后,快递业自身的运转效率提升,也挤出了更多的降价空间。
这便是快递业大多数公司不认可“价格战”这个说法的原因——我们没有打价格战,这就是价格随成本的自然下降。
多重因素合力之下,快递业价格战短期内难以停火。原本快递业单票收入的2元生死线,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不被卷死,那就往死里卷。这条主线,把整个行业推进了内卷的炼狱中,几乎无人可以幸免。
	11月3日,债券ETF规模正式突破7000亿元,成为这类品种年内突破的第六个“千亿”关口
2025-11-04债券ETF,规模,ETF
	10天吸金超760万,昔日的券商首席也吃上了“流量红利”。 “应广大读者的需求,我的星球正式上线。”10月25日,知名经济学家洪灏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开启知识付费新尝试
2025-11-04付费,刘翔,知识
	①知情人士透露,Alphabet本次将发行六期以欧元计价的基准债券,期限从3年至39年不等,预计总规模至少为30亿欧元(约合35亿美元);②随着AI投资热潮持续升温,多家科技公司近期加大了融资力度
2025-11-04Alphabet,欧元,美元
	①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达伦·伍兹表示,欧盟一项新气候法案过于严苛,若不大幅放松监管力度,公司将无法继续在欧盟开展业务;②伍兹指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欧盟去年通过了CSDDD,该法案将于2027年生效
2025-11-04埃克森美孚,欧盟,天然气
	公募FOF单季利润创历史新高,直接碾压巅峰年份2020年全年总规模。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全市场98%以上FOF产品正收益,年内规模暴增近五成。在公募三季度赚得盆满钵满的背景下,被称为“专业基金买手”的FOF产品同样不遑多让
2025-11-04FOF,市场,基金经理
	“通行费0元。”11月2日,多位从长沙驾驶汽车通过长永高速前往长沙黄花机场的市民发现,这条通行了30年的高速公路,不再收费了
2025-11-04高速公路,收费,京沪高速
	走进技术装备展区,美国农业机械设备龙头企业约翰迪尔的展台“压迫感”十足,展品8600型号青贮机超3米的高度加上6米多的车身长度,几乎占满整个展台。 8600型号青贮机
2025-11-04进博会,中国,上海
	1 隔夜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46%,标普500指数涨0.17%,道指跌0.48%;亚马逊涨约4%,创历史新高;特斯拉、英伟达涨超2%,谷歌涨近1%;英特尔、奈飞、Meta跌超1%
2025-11-0411,台积电,周大福
	美股市场:美股三大指数11月03日收盘涨跌不一
2025-11-04上涨,涨幅,美元
	2025年进博会即将开幕。往年,进博会汽车展区一直是全球头部整车品牌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聚集地。今年,记者提前探馆进博会,发现汽车展区已改名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除了汽车工业板块,还将展示汽车未来和汽车文化内容
2025-11-04进博会,中国,上海
	大港股份(002077)11月3日晚公告,拟以全资子公司上海旻艾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旻艾”)使用自有资金9000万元增资认缴主营集成电路测试业务的江苏艾科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艾科集成”)新增注册资本并实现对其控股
2025-11-04上海,大港股份,集成
	11月4日,星巴克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博裕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
2025-11-04星巴克,中国,增长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截止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46%,标普500指数涨0.17%,道指跌0.47%。 亚马逊涨约4%,创历史新高
2025-11-04英伟达,亚马逊,美元
	11月4日,界面新闻获悉,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2025-11-04星巴克,中国,增长
	中国移动11月3日晚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国移动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中国移动4198.13万股A股股份划转给中国石油集团。此前,中国石油曾发布公告,中国石油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中国石油5.41亿股A股股份划转给中国移动集团
2025-11-04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油集团
	Palantir三季度营收11.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0.9亿美元;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大约44.0亿美元,原本预计41.4亿-41.5亿美元;公司预计四季度营收大约13.3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1.9亿美元
2025-11-04美元,营收,Palantir
	周一(11月3日)纽约尾盘(周二北京时间04:59),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报7.1266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跌41点,日内整体交投于7.1144-7.1291元区间
2025-11-04离岸人民币,尾盘,纽约
	“花了1800元,就抽了一个挂件!”近日,有消费者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有多款名为“xx抽盒机”的小程序在潮玩爱好者中流行,不少消费者花费上万元试图抽取泡泡玛特或迪士尼产品,但最终发现获取的商品价值远远低于投入
2025-11-04玩家,游戏,消费者
	每经AI快讯,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46%,标普500指数涨0.17%,道指跌0.47%。亚马逊涨约4%,创历史新高
2025-11-04亚马逊,涨幅,美股
	每日精选 中美关税: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财长贝森特昨日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阻止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对华加征关税。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关于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
2025-11-04美元,基点,公司
	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
2025-11-03品牌,北斗,电影
	11月3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更多细化措施将出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2025-11-03黄金,公司,业绩比较基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非车险领域“报行合一”全面落地
2025-11-03费用,非车险,费率
	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发布的《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显示,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光伏发电装机增速明显领先于风电
2025-11-03新能源,水电,电力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深度融入贸易全流程。外贸企业应进一步将绿色理念贯穿贸易活动全过程,加快运用数字技术,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2025-11-03贸易,绿色,外贸企业
	11月2日,十五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全球首款支持5G-A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单臂1.6公斤的负载下,以高度拟人的奔跑姿态,独立完成了第二棒与第三棒之间的火炬传递
2025-11-03人形机器人,中信证券,Atlas
	红星资本局11月2日消息,号称国内首家C2B“用户定价”模式的酒店预订平台“惠选订房”推出了一种订房抢单模式,顾客给出心理价位后,由酒店自行决定是否接单
2025-11-03酒店,人员,疫情
	据新华社报道,马尔代夫卫生部11月1日宣布,当天起对出生于2007年1月1日及以后的人员实施“世代禁烟令”,禁令适用范围包括外国游客
2025-11-03马尔代夫,电子烟,禁烟令
	我国太赫兹探测钙钛矿光伏技术登上权威期刊《自然》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1-03钙钛矿,光伏电池,太赫兹
	“10秒入住、0秒退房”——当这句口号从概念照进现实,经济型酒店赛道正式按下“升维”键。日前,华住海友全自助酒店落地上海,没有前台、不见服务员,却足够安全、便利,行业人士评价:经济型酒店直接进入“Next level”
2025-11-03酒店,自助,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