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宗庆后的遗产:数十年间如何悄然布局娃哈哈“私有化”?(7)

红安娃哈哈工业园区设立于2000年,拥有年产40万吨饮料的生产能力,约占娃哈哈集团总产能的10%,年销售收入达14亿元。但从创立的股权结构上,红安娃哈哈就与杭州国资参股的杭州娃哈哈没有关系。到了2014年,红安县城市发展公司从红安娃哈哈退股,后者由娃哈哈启力接手并持股100%,彻底沦为宗氏家族和工会名下的产业。

数据显示,红安县城市发展公司的投资收益从2014年的1744.6万元大幅减少至2015年的28.88万元,据此计算,红安县城市发展公司凭借持有红安娃哈哈45%股权,2014年从红安娃哈哈获得的股利可能超过1700万元。那么,持有红安娃哈哈剩余55%股权的宗庆后和工会,也能从中分得千万级别的分红。

这意味着,红安娃哈哈一年的总分红可能高达三四千万,这只是“影子娃哈哈”一个区域公司一年的分红规模,而此类绕开杭州娃哈哈集团存在的影子公司数量接近200家,且存在时长可达20余年。照此计算,国资属性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在20余年内流失的分红规模惊人。

另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数据是外商达能从娃哈哈获得的分红规模。根据娃哈哈的宣传,达能在1996年与娃哈哈合作,截至2007年已获得分红高达35.54亿元。这个数字并不能代表整个娃哈哈系的分红水平,当时达能已发现宗庆后在双方合资公司之外布局了大量体外公司,如果达能在诉讼中胜出并要求所有体外公司“归队”,分红规模会再上一个阶梯。然而,2009年达能在达娃之争中落败,以其出资原值14亿元退出了娃哈哈合资公司。

一个讽刺的事实是,外商达能在与娃哈哈的斗争中且战且退,在参股期间收获了巨额分红,最终退出也拿到了原出资款。杭州国资上城文旅则在沉默中颗粒无收,对娃哈哈集团的投资金额一直停留在账面的2.42亿元。

首页上一页...4567 7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