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当答案失灵,CEO的集体AI焦虑还有解吗?(7)

关于商业化进程,两位领航者展现出战略级共识。张直政预判具身智能将开启多行业渐进式渗透,相比自动驾驶的线性突破更具爆发潜力;王潜则给出明确时间表:1年内实现单点任务ROI转正,3-5年完成场景深度落地,5-7年迎来“ChatGPT时刻”。这些判断共同指向一个事实——人机共生的临界点已突破技术奇点,正等待商业生态的引爆。

AI原生商业的胜负手,在于同时具备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实用主义——用物理学家的严谨构建技术底座,用企业家的铁腕穿透场景壁垒。当这两个维度形成合力,新物种的进化速度将超越所有传统估值模型。

结语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CEO们的AI焦虑,究竟有没有解药?

答案是肯定的。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在思享汇尾声,为这场思辨画下了锚点:

第一,战略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西门子用178年历史证明:企业最大的风险不是被对手颠覆,而是无法自我颠覆;G7易流百万辆货车的实时数据网络揭示——护城河的本质已从资源垄断变为数据流动效率,AI时代下,所有企业都应该率先构筑自己的动态护城河。第二,组织转型需要铁腕与耐心并存。猎聘的AI组织进化,以及树根互联、多点Dmall的企业智能化改造证明:组织进化的核心是能力重构,而非结构优化。第三,领导者的第一要务是认知迭代。复星11万人的AI能力评估体系、如家8000家门店的AI总经理项目,本质上都是认知操作的升级。CEO必须从“决策者”转变为“学习架构师”,用组织化的知识更新对抗技术代际差。第四,商业突破依赖技术信仰。银河通用的工业场景探索,以及自变量押注通用模型的底层逻辑,验证了AI原生商业的核心法则:在算力、算法、数据的三重壁垒中,最脆弱的是犹豫——敢为技术投入提前量,才能拿到市场窗口期。

会后当被问及返回公司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时,潘东辉只写了两个字:行动!浪潮企业云董事长任再旺则写道,全面引入AI;挖财网络CEO李治国更是直接:AI闭关,再加强,再加快!

这或许就是思想碰撞最大的价值——当焦虑被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清单,变革的真正引擎才开始启动。

首页上一页...4567 7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