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5)

第二个判断是关于“开眼”这个功能,更多的还是说,除了这种对话的互动之外,我们有没有实时的互动?其实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大致就是这两种,一种是你来我往;还有一种就是打电话或者这种实时的交流,这是产品本身在互动方面的一些思考。

但过程中其实有非常多的波折。包括说“闪用”这个事情,3月份的时候我们其实不确定到底在几个月的时候能够做出这样的一款产品。这件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赌注”。但我认为,这样的一个判断和一个“赌注”,也是在AGI时代做好一个技术产品的一个核心能力。

对于AGI,尤其是C端的应用,它是个长跑,是个马拉松。8个月的时间相对于我们尝试一款同类应用的目标来说,绝对不是一个蹴而就的。做C端产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你不知道它上线之后会火还是不会火,你也不知道你能撑到它会火的那个时候。

六问:灵光的定位似乎更偏向效率工具,而不是情感陪伴。这是否意味着它会和蚂蚁的金融、医疗等垂直AI应用(如蚂蚁财富)产生重叠?未来通用模型是否会最终吞掉所有垂直模型?

何征宇、蔡伟: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更希望把灵光的定位放在效率上。现在大部分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分散效率类(省时间)和消遣类(杀时间)两类。对于一个产品的起步阶段,它需要有一个主打。因为有很多AI类的产品,它现在主打的功能可能就是陪聊,这个阶段并不是灵光主打的功能。我还是认为要先把长板打得足够长,然后再去补其他的短板,这是一种效率最高、也更容易让用户记住的方式。

蚂蚁上的AI功能和“灵光”的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AI诊室”真的能帮你诊断、看病,这个我们(灵光)也不准备去发。这些能力我认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那灵光肯定有自己的特色,它可能是在“信息的表达”这一个垂类上选择做的比较突出。最终是用户的最关键,你会用它来做什么?这是最关键的。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