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Deepseek、Kimi争相对标o1 初创公司能打破“技术”和“用户”二选一魔咒吗?(3)

1月7日,大模型创业公司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回应媒体称,只有大厂能够“烧”(指投入巨资研发)超大模型,零一万物2024年以来的目标,是做小参数、适中的行业模型。 “(零一万物团队中)愿意继续训练超大参数模型的成员,加入了零一万物和阿里云成立的‘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他介绍。

李开复还表示,除了模型训练策略的调整,零一万物还考虑将游戏、金融等方向的AI业务拆分,进行独立运营和融资。

“我们是一家商业公司,而非单纯的技术实验室。”李开复似乎已经用零一万物的转型回答了,大模型初创公司难以兼得“月亮”和“六便士”。

“‘六小龙’的估值增长得非常快,但整体业务的落地收入、用户规模等情况都不太理想。所以投了大模型的投资人在2024年实际上是比较焦虑的。”一位AI领域的投资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的商业化路径难题也影响到了投资人的投资心态。

“在产品上,豆包(的用户体量)现在超出了;在技术上,Deepseek、阿里的通义做得也比‘小龙们’好。”在该投资人看来,面临大厂的挑战时,以“AI六小龙”为代表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需要一定的“生存战略”,这些创业公司要么有产品上的差异化定位,要么有一个足够的时间窗口“往前跑”。

在相对有限的资源、时间之下,“取舍”“聚焦”成为了国内多家大模型创业公司在2024年的战略关键词。

“(2024年)最大的痛苦是不知道要做取舍。当知道了,就不痛苦了。我现在把技术迭代作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闫俊杰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面对“产品驱动”和“技术驱动”二选一的局面,他会选择后者。

他举例解释,如果要上线一个算法变化,而这可能会影响用户数据,那他会根据算法趋势来决策,“2023年时还会纠结,2024年基本不纠结了”。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