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国家队”重组 是武汉的机会吗?

一时间,汽车行业大消息集中爆发。

2月9日晚,长安和东风两大汽车央企齐发公告,将有关二者合并的讨论再次推向台前。

若按照双方现有汽车产量测算,合并后将诞生我国第一大、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但同时,变数尚存——两份公告均提到,有关安排尚需履行程序,还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站在城市格局下,这两大央企背后站着的,分别是重庆和武汉。

在长安和赛力斯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助推下,重庆一路狂飙,去年汽车产量上升至全国第二;武汉的汽车产业则仍处于换挡期,去年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而即便是武汉去年50万辆的目标,也不及西安、合肥等后起之秀。

牵一发而动全身,两大汽车集团融合,不仅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也牵扯着内部品牌、业务分配与数万人的就业,甚至是这两座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目前的武汉来说,能否抓住央企国企改革新机遇,借助这股“东风”乘势而上?

武汉“救急”

观察武汉的汽车产业,城市和头部企业构成了并行的两条主线。

城市层面,武汉汽车产量已出现连续多年下降。在2017年达到189.8万辆的峰值后,武汉汽车产量曾出现连续多年的下降,到2023年仅为121.4万辆。而在新能源汽车风口下,武汉的“掉队”更为明显,2022年产量为19.3万辆,2023年,按47%增速测算,产量仅不到29万辆,甚至不及郑州31.6万辆。

而企业层面,作为当地头部企业,东风也面临发展调整期。从2023年初以东风系汽车为主的湖北本地车企大规模降价,到这两天东风再被爆出1月产量大幅下降约48.5%,过去全国汽车“四大四小”格局中“四大”之一的风采不似当年。

“国家队”重组 是武汉的机会吗?

1234...全文 5 下一页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