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国家队”重组 是武汉的机会吗?(3)

更有专家直接断言:因为东风和长安都是央企,跟地方政府掌控的地方国资本身无关、税收也跟地方无关,因此,重组很可能对重庆和武汉几乎没有影响。

以量换“智”?

然而,若将这场重组置于智驾的新潮流下观察,则可能发现推动武汉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潜力。

尽管比亚迪被当作此轮重组的“参照系”,但“比王”的规模并不被认为是最关键“标杆”。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钟师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如果东风和长安整合重组,“做大只是过程,做强才是目的”。两大造车“国家队”可以借此进行构架梳理,并对各板块进行调理,从而更好提升企业整体质量,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几个方面被认为是“做强”的关键。如王宁总结,一是通过技术共享降低研发成本,二是通过整合渠道来推动销售和海外布局,三是整合产业链资源,而最为重要的或许是,在AI大模型赋能的逻辑下,通过两家企业的数据整合和共享,产生远大于规模效应的1+1>2的效果。

在两大车企合并重组消息发布的第二天,比亚迪举行发布会宣布,对多款低价车型“加配”高阶智驾能力,且“加配不加价”。这被外界认为是吹响了“智驾平权”的号角。

这背后,数据已然成为智驾争夺的关键要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就曾指出,围绕AI技术和数据来打造新的竞争力,将是新时代我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立足的核心。在AI时代,竞争力是靠数据堆叠出来的,因此,必须解决规模化数据的问题。

“国家队”重组 是武汉的机会吗?

去年,当比亚迪宣布腾势N7为城市领航首款上车车型后不久,腾势品牌销售负责人赵长江曾参加一场直播。他认为,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集团的海量数据遥遥领先于友商,年内“有几十万辆搭载高阶智驾、上百万辆搭载智能辅助驾驶,明年也还有几百万辆继续跟上”,因此,后续迭代和能力提升方面高于友商,后发优势会逐渐凸显。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