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聚焦|花哨有余安全不足 车企“炫技”何时了(4)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4月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安全”更被高频次、多维度重点提及,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芯片、数据、碰撞防护、低碳管理等核心领域。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开展用户体验标准化研究,开展隐藏式车门把手、主动预紧式安全带、大角度座椅以及车内提示音等新产品技术与标准研究。

聚焦|花哨有余安全不足 车企“炫技”何时了

业内观察

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应遵循“安全冗余”原则

近年来,智能汽车的创新陷入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部分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以“重视创新”为名,盲目堆砌配置,将风阻系数、屏幕尺寸、座椅角度等作为“炫技”营销的噱头,却忽视了安全这一核心价值。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需回归“用户需求导向”,同时应遵循“安全冗余”原则。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少新技术加快应用,在提升体验感的同时,加强对其安全风险评估、加快完善相关标准成为当务之急。此次,工信部对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整顿,以及《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及新产品技术与标准研究,均已经释放出明显信号,监管部门已从单一部件安全转向系统性风险防控,未来或针对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出台更严格标准。

当然,主管部门的监管整顿只是开始,还需行业自律,从设计理念、技术验证到用户教育进行系统性反思。唯有如此,智能汽车才能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移动安全堡垒”,而非隐藏风险的“科技玩具”。

「主管部门近期多次整顿汽车安全问题」

●4月3日,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对智驾宣传提出系列规范性要求。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5月8日,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