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利亚德“45克”AI眼镜量产 数智化如何“穿透”绿色供应链?(2)

供应链的数智化改造成为必然。上述圆通速递ESG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其数字化系统直接管理供应商信息、评价其资质与服务质量,还支持审批与注册流程,统一采购物资,减少订单审批环节,节省资源,减少库存积压。

从事智能显示屏制造的利亚德,也曾面临类似的痛点。LED行业本身具有节能属性,但上游芯片、封装环节仍存在高能耗问题。利亚德副总经理、董秘刘阳向记者表示,公司于2023年启动SRM(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系统,基本实现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有效提高了供应链运营效率。

节省资源、减少库存、提高效率的过程,就是全链条减碳的过程。“利亚德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体系,对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碳足迹核算和管理。”刘阳说,“显示即减碳,产品要在全产业链上实现低碳或零碳目标。”

与此同时,数智化技术对供应链的碳排放行为和数据进行精准管理,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对此,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亚洲区工业平台负责人许季刚认为,范围三(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数据的精确程度,在没有权威第三方的情况下,现阶段确实很难保障,这就造成链主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目前,中国的供应链企业更多扮演的是交易者而非合作伙伴的角色,转变观念在客观上还需要一定时间,数智化推进了这个转变过程。”

链主两难:帮扶可能产生“技术外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在数智化和绿色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这些“火车头”并不能带动过去所有的合作供应商,比如那些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的中小厂家,它们在数智化方面起步较慢,难以跟上大型链主的转型脚步。

许季刚指出,目前,可持续供应链更多是基于链主的自愿在推动,而非强制或规范。因此,链主需要为供应商制定相应举措,并围绕这些举措及其带来的效果进行正向激励,尤其是技术方面的赋能。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