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债市“反内卷”遏制低价竞争承销新规紧抓成本“牛鼻子”(2)

“超低价显然无法覆盖人工、风控、合规等执行成本,既可能导致服务质量缩水,也可能埋下合规隐患。”多位投行人士表示,这类不计成本的竞争一旦蔓延,会破坏行业定价体系,削弱可持续发展基础。此次新规的出台,被业内视作债券承销市场“反内卷”的一次关键行动。

剑指债市低价恶性竞争

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出台的触发点,正是近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低价中标事件。

6月16日,广发银行曾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采购选定最高不超过6家中选供应商,为其提供2025—2026年二级资本债券承销服务。

7月10日,广发银行在其供应商服务平台上公布中标结果,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及兴业银行等六家机构成功中选。其中,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的中选预估服务费(含税)仅700元,而广发银行本次招标项目规模达350亿元。这意味着,这两家机构中标费率低至0.000002%。即使是中标价最高的中信建投,按照其35000元的预估服务费计算,中标费率也仅为0.0001%,亦低于市场平均费率水平。

7月11日,交易商协会称,协会监测到,在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这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引发市场关注。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对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7月21日,交易商协会进一步发文称,近期,交易商协会在对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6家中标主承销商自律调查过程中发现,发行人广发银行涉嫌存在引导价格等情形,协会正进一步查实。协会同时特别强调,下一步,协会将加强对发行人相关行为的规范,对存在此类行为的发行人坚决予以惩处和打击。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事件调查和制度更新传递出监管层强化行业自律、打击低价竞争的明确信号。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