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月吞吐量超502万标准箱,上海港“史上最忙一月”,连破多项历史纪录

中国集装箱第一大港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刚刚过去的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万标准箱,创月度吞吐量新高。

世界级枢纽港的吞吐量,是观察中国外贸韧性、产业升级和全球供应链地位的最佳窗口。502万标准箱的全新纪录证明,当外部世界不确定性加剧,中国经济的航船依然稳健前行。

据上海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7月,上海市进出口2.55万亿元,增长3.4%,其中7月上海出口增长8.5%、进口增长10.3%。

上海港创造新纪录,固然有七、八、九月属于传统出口旺季、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向好等有利因素,也有7月底台风“竹节草”过后,船舶集中靠泊上海港等“特殊原因”。然而,在这些事件背后,上海港作为枢纽港,展现出了令国际船公司和同行叹为观止的高效与韧性。

8月1日深夜,台风警报解除,上海港全速运行,应对船舶集中靠泊。当晚,码头灯火通明,桥吊起落律动,集装箱卡车穿梭不停。至当天24时,上海港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定格于172181标准箱,刷新2024年7月21日创造的历史纪录。

今年另一有利因素,也为箱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2月,航运巨头马士基与赫伯罗特成立的“双子星”航运联盟开始运营,上海港成为“双子星”全球航线网络中少数几个主要枢纽港之一,由此,更多周边国家的货物通过上海港这个枢纽进行中转,大幅提升了上海港的国际中转箱量。

任务饱满,上海港的能力建设如何跟上?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周勇介绍,加速数智化转型、持续优化港口服务是关键。

在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智慧指挥中心的大屏上,上海港全域、全要素信息都能展示。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就能第一时间掌握船舶动态、锚地动态、作业时间、作业码头和作业量等关键信息。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