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学林随笔|瞿骏:这场胜利既是军事之胜,更是历史之胜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获得伟大胜利,这一历史重要节点在众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至深、至广的影响。这场胜利既是军事之胜,更是历史之胜。在这一维度上认识抗战胜利,其丰富的政治内涵、宽广的历史纵深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出来。

「“家”之重塑」

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传统中国,家国天下既是现实中基本的社会连续统一体,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认同。

时间步入近代,随着西方民族国家意识传入,传统的家国天下社会连续统一体逐渐断裂。在“家”这一层面的表现,即“家庭革命”。“家庭革命”肇始于清末,其旨在脱离家族,重塑适应于现代国家之“家”。这样的变动导致中国“家国天下”社会连续统一体逐渐断裂,又逐渐重构。

抗战时期,一般将通过参军、支前等方式支持抗战的家庭称之为“革命家庭”。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只有赶快创造一些“革命村”“革命家庭”,作为我们大大小小的“堡垒”,才能使我们的队伍走到哪里都有地方去住,都能得到掩护。当然,“革命家庭”并非要把全家都动员入党,只要其中最好分子加入组织,其余完全同情我们就行。

为了建立尽可能多的“革命家庭”以支持全民族抗战,中共不仅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法令减免捐税,实行抚恤补助与各种优待措施,还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尽力优待军属、烈属,使他们的“生活不低于一般群众、社会地位高于一般群众”。同时,通过打倒封建专制、剔除歧视妇女、惰于生产等“毒素”,植入革命、民主、生产等元素的方式,对各根据地松散而封闭的传统家庭进行革命化改造。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