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概伦电子21.74亿元并购背后 “IP+EDA”难改善股东回报

概伦电子21.74亿元并购背后 “IP+EDA”难改善股东回报

国产EDA企业概伦电子(688206.SH)正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锐成芯微100%股权及纳能微45.64%股权,交易对价为21.74亿元,并募集配套资金,收购完成后,纳能微为概伦电子100%控制公司,该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概伦电子是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锐成芯微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模拟及数模混合IP、存储IP、无线射频IP与高速接口IP等半导体IP授权服务业务和相关的芯片定制服务等。

此次收购最大的卖点是“EDA+IP”的组合方案。概伦电子称,凭借此次收购实现“EDA 工具提供商”向“一站式芯片设计解决方案平台”的转型。

然而,界面新闻记者发现,这场看似指向 “生态协同” 的并购,却笼罩着多重迷雾:标的公司锐成芯微两次冲击上市失败、2024 年业绩断崖式下滑,业绩承诺宽松且 “水分” 明显;而概伦电子自身已连续两年亏损。

此次收购究竟是 “破局良策”,还是会进一步拖累股东回报?

锐成芯微盈利能力恶化

根据IPnest报告,锐成芯微(不包括2024年第四季度并表控股子公司纳能微)是2023年全球排名第10的物理IP提供商。这家公司曾于2022年6月30日申报科创板IPO,拟募集资金13.04亿元,主要用于物理IP产品升级、车规级IP开发、全球创新中心建设及战略并购,但在经历三轮审核问询后,2023年3月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材料,首次IPO宣告终止。2023年8月,锐成芯微转战创业板并启动辅导备案,但后续再次撤回备案,二次上市计划亦未实现。

从业绩看,锐成芯微曾经历一段高速增长期。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营收从 1.05 亿元升至 3.67 亿元,三年间增长超 2.5 倍;归母净利润更是从 - 1535 万元的亏损状态,扭亏为盈并增长至 4659 万元,基本面持续改善。

但这一增长趋势在 2024 年 “戛然而止”,营收从 2023 年的 3.5 亿元降至 2.59 亿元,同比降幅达 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由正转负,从 2023 年的 3261.6 万元跌至 - 2007.1 万元,盈利能力大幅恶化。

概伦电子21.74亿元并购背后 “IP+EDA”难改善股东回报

芯片量产服务 “退潮”

锐成芯微业务可分为半导体IP授权服务和芯片定制服务及其他。

半导体分析师王超洋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所谓芯片IP是芯片中预先设计、验证好的功能模块,芯片设计公司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方式购买IP,实现某个特定功能,以缩短研发时间。芯片定制服务公司并不通过销售自有品牌芯片产品实现收入,而是依托自身IP及芯片定制开发能力为芯片设计公司或系统厂商等客户提供芯片定制服务。”

进一步拆分看,锐成芯微半导体IP授权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7.66%上升到2024年的41.12%,收入体量稳中有升;芯片定制服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72.34%下降至2024年的58.88%,其中芯片量产服务收入下滑较多,2024年收入为1.0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近一半,这也是导致公司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概伦电子21.74亿元并购背后 “IP+EDA”难改善股东回报

2023年,全球晶圆产能供给紧张,锐成芯微凭借其稳定的晶圆产能和采购渠道获得了较多芯片量产订单所致,具有一定偶然性,随着2024年全球芯片供应链逐步恢复正常,锐成芯微芯片量产业务规模随之下降。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