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翰宇药业拟定增募资9.68亿“战红海”(2)

另有约1.53亿元将投入司美格鲁肽研发与实验室升级项目,这些资金将精准支持其注射剂(降糖适应证)在国内的Ⅲ期临床研究,以及口服片剂在美国的生物等效性试验(BE)及上市申报等。

司美格鲁肽作为诺和诺德开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上半年全球收入约合165亿美元,是一颗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由于该药在中国的核心专利将于2026年过期,国内一众药企正积极布局其类似药。

值得一提的是,翰宇药业此次募资最核心的部分是产能扩张,计划将武汉生产基地的多肽原料药产能提升至吨级水平。

吨级产能的突破对企业意义重大,翰宇药业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多肽原料药领域的规模化生产优势”。规模化生产不仅能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毛利率,还能增强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面对从公斤级到吨级的产能跃升,市场自然关注:如此庞大的产能能否被顺利消化?

“在制剂工艺上,口服司美格鲁肽有别于常规的化学合成路径,选择了生物发酵技术。该技术路线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其较低的生物利用度,这直接导致其单位产品的原料药消耗量成倍增加,远超化学合成法。”翰宇药业方面表示,公司就是需要提前2—3年的时间去建厂,以备于后续产品的生产节奏和市场的需求。

而翰宇药业似乎为产能消化已做了多手准备。其在美国FDA已经取得了两项GLP-1药物利拉鲁肽(化学合成)的原料药DMF备案登记,并开展了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的DMF备案登记工作。

实际上,随着以司美格鲁肽为代表的GLP-1类药物市场持续火热,不仅是翰宇药业,国内多家药企正在积极扩张多肽原料药的产能,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诺泰生物的连云港工厂第四代规模化吨级多肽生产车间(601车间)已于2025年初正式投产,实现了多肽年产能5吨。此外,在2025年7月,其位于浙江建德的建德工厂七车间也正式投产,为CDMO业务新增了22万升的GMP级产品产能。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