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科捷智能以硬核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竞逐智慧物流赛道(3)

控制柜3D设计与标准化应用是企业遇到的另一项技术难题。传统模式下,控制柜设计存在器件排布随意、配线依赖经验等问题,导致错线率高、质量波动大,且过度依赖高级电装工程师,限制了规模复制。针对这一问题,科捷智能成立了由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项小组,历时10个月攻克了难关。“技术突破后,普通工人按图操作就能完成配线,错线率从5%降至0.1%以下,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科捷智能研发经理黄浩龙告诉记者,这一突破让控制柜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为全球化交付奠定了基础。

在智能制造领域,仓储空间利用率低、产线与仓储衔接不畅等问题,曾让很多制造企业“头疼”。科捷智能基于对制造业“信息孤岛”和“执行断层”核心痛点的深刻洞察,研发出WMS(仓储管理系统)与WCS(仓库控制系统),将WMS打造为统筹管理的“智慧大脑”,负责库存优化与策略制定;将WCS打造为精准执行的“神经中枢”,负责调度堆垛机、四向车等智能设备。最终实现了WMS/WCS与MES(产线系统)的深度集成,彻底打通“仓—产”链路,使信息流与物流无缝对接。“这套由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已成为驱动仓储空间利用率提升30%、生产效率提高25%的核心引擎,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基础保障。”孙袁说。

拓展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清晰的战略布局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针对交付环节长期受限于成本、效率、质量问题,科捷智能系统推进模块化战略。

以摆轮分拣机为例,通过提升内部模组及部套的通用性与互换性,快速响应多元客户需求,实现由ETO(按单设计)向 CTO(按单配置)的业务模式转型;在堆垛机领域,则从零件级通用化延伸至部套级参数化设计——轴承座、联轴器、护罩等通用件直接实现系列化定型,而立柱、横梁、导轨等关键构件依托参数化模型,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质量也趋于稳定。“现在我们的标准模块可以实现70%以上的产品复用,交付周期比行业平均水平缩短30%。”黄浩龙说。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