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数字+”提升绿色贸易竞争力(2)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深度融入贸易的全流程及各环节,为绿色贸易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未来,外贸企业应进一步将绿色理念贯穿贸易活动全过程,加快运用数字技术,从企业绿色化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及产品碳足迹管理等多维度入手,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数字化赋能绿色生产。全流程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将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绿色产品和服务。例如,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库,开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评价工具,重点提升面向产品性能的设计、材料开发与选择、节能降耗及污染减排设计等方面的绿色设计能力。在生产制造环节,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绿色车间和绿色工厂建设,积极发展定制化、小批量的柔性生产能力。在物流环节,可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规划最优运输路径,提升装载率。在售后环节,充分运用智能诊断等工具,及时把握、精准分析需求变化,增强符合国际绿色标准和需求的产品供给能力。

数字化赋能绿色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技术为外贸企业构建透明、协同、高效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例如,为灵活应对不同国家的绿色标准,可以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数据库,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优质供应商,并借助数字化工具构建绿色准入机制。依托能源管理系统与清洁生产认证体系,驱动上下游企业完成生产工艺改造。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供应链评估体系,建立绿色供应商的数字化评价机制,通过对供应商能耗、排放、资源利用率等多项指标的持续监测,进行精准画像和分类管理。

数字化赋能碳足迹管理。借助企业自身及其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采集能源消耗、生产过程、物流运输等环节的碳数据,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体系。例如,浙江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纺织产业链碳足迹数据库,形成了从棉纺、织造、印染到成衣的全链条基础数据支撑,为当地外贸企业提供本土化、高可信度的碳核算服务。基于碳足迹核算,企业可进一步做好碳足迹分析,识别减排关键环节,优化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设计、做好供应链布局调整。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