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飞天茅台批发价首次跌破1700元,茅台这是怎么了?(2)

二、茅台这是怎么了?

飞天茅台首次跌破1700元大关,这一价格变动不仅震动了白酒行业,更引发了市场对茅台价值逻辑的重新审视,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首先,从长期市场逻辑和消费趋势演变的角度来看,这一价格回调其实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多年市场积累与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消费观念的理性化以及监管政策的持续加码,茅台这瓶曾经被神化的“国酒”,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去魅化进程。过去十年,茅台不仅仅是一款高端白酒,更被赋予了奢侈品、收藏品乃至金融投资品的多重身份。在政商宴请、礼品馈赠、资本炒作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市场价格一度被推高至3000元以上,远超其1499元的官方指导价。然而,这种脱离产品本质的价格泡沫终究难以持续。可以说,飞天茅台价格的回落,本质上是市场对其“祛魅”的过程,从神坛回归人间,从金融资产回归消费品。

飞天茅台批发价首次跌破1700元,茅台这是怎么了?

其次,茅台之所以在过去多年能够维持持续高价,其核心逻辑并不在于其作为一款酒精饮料的饮用价值,而在于其被广泛接受的“金融属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飞天茅台被视为一种“硬通货”,具备保值、增值、易流通、抗通胀等金融产品特征。尤其是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茅台股价与酒价齐飞,形成了“酒价上涨-市场追捧-资本介入-价格再涨”的正向循环。许多投资者和黄牛囤积茅台,将其作为短期套利或长期持有的投资工具。甚至出现了“炒酒”产业链,包括专业仓储、鉴定、拍卖、期货交易等环节,俨然形成了一套类金融市场。这种金融化趋势使得茅台的实际消费属性被严重稀释,其价格更多由投机需求而非真实饮用需求驱动。然而,金融属性的建立依赖于市场共识和流动性支撑。一旦市场预期发生逆转,这种“共识”便可能迅速瓦解。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