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时隔十年,最高规格会议定调新一轮城市发展(7)

随着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治理的复杂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过去“一刀切”、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产品部分短缺、资源配置不完全均衡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细化治理是对过去城市发展模式的“纠偏”,将人的需求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说到底,城市治理好不好,由人说了算。只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都被看见、被尊重,城市才会更有温度、更加宜居。下一步,如何让城市治理的颗粒度更细?又能否真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这将成为衡量治理增效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

09 从生态环境之变看如何提升城市韧性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曾几何时,以雾霾为代表的空气污染成为萦绕在城市上空的“发展之痛”,经历“壮士断腕般”的持续治理,PM2.5不再是“热搜常客”,但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引发的灾情,又拉开了城市如何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提升生态韧性的讨论。

从高温干旱到暴雨内涝,再到山火、沙尘、台风等,全球变暖之下引发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聚集地,城市可能遭受的灾害影响大、范围广、损失严重,所谓“韧性城市”的一大体现即是遭遇自然生态灾害之后生态功能能否迅速恢复。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韧性”列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之一。不只是生态,韧性城市建设,涉及对空间、社会系统等多方面的重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目前气候问题减缓行动不及预期、效果也很难立竿见影,城市能做的,是不断转变思维模式、调整发展策略,努力让城市韧性更强一点,争取在下一次“极端气候”来临时,能应对得更从容一些。

10 从财税收入之变看未来发展“钱从哪来”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