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时隔十年,最高规格会议定调新一轮城市发展(4)

事实上,十年前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多次提及“创新”,明确指出要“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而最新这次,创新不仅被列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在具体任务中,“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再被提及,强调要“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

近年各地的实践,其实已经很好地印证了这套逻辑,让社会各界看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能量。无论是汽车赛道上新老势力的“博弈”,还是低空经济赛场群雄逐鹿,抑或是大城小城齐齐“拥抱”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毫无悬念地成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共识。

面向“十五五”甚至更长远,城市究竟能不能产生更多思想和创新?我们认为,这既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更需要广纳天下英才,靠“人才驱动创新”。本质上,城市要回归本质。

05 从人口流动之变看如何应对红利消退

人力资本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性特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两成。一边迈向共同富裕,一边经历“未富先老”,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

在“人口红利消退”的忧虑中,“抢人”成为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有的城市仍能吸引人口流入,保持城市活力,有的则止不住“跌势”,进入“收缩”状态。决定城市命运的关键,还是在人。

时隔十年,最高规格会议定调新一轮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寻找就业、落脚机会,但城市一边享受了他们的劳动贡献,却没有完整地敞开大门,接纳他们成为“市民”。过去十年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除极个别超大城市外,落户已无障碍,至于进不进城、择哪座城,选择权交回到“人”手中。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