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 WTO 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以下文章来源于每经头条,作者第 1071 期

中国的宣示为下一步多边规则谈判打开新空间

NBD:中国宣示,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有观点称中国未来将在 WTO" 全面放弃权益 ",真的是这样吗?其背后释放出什么信号?

丁如:中国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其背后有几个关键点。首先,这是面向未来看的。之前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比如农业、产业补贴、争端解决等各类协定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都是保留的。但在未来,例如新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电子商务方面的规则,我们不再寻求和发展中成员一样的政策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全面放弃权益。权益是国家之间依据经济等综合实力在谈判过程中形成并维护的。比如在以往的 WTO 谈判中,往往是经济影响力较高的经济体先进行小规模谈判,并形成初步文本,再进行下一步更大范围的谈判。所以,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在谈判过程中充分保障国家权益。

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和在 WTO 框架下全面放弃权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 WTO 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霍建国:特殊和差别待遇是 WTO 多边贸易规则里针对发展中成员的一项特殊政策,发展中成员加入 WTO 之后,可以享受一定的差别待遇。比如在开放度上,不用与发达成员处于同一标准。再比如,在关税政策、服务业开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可以拥有比发达成员更长的过渡期。

2001 年,中国以发展中成员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但实际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少于其他许多发展中成员。

比如农产品补贴,发展中成员是 10%,发达成员是 5%,中国则是 8.5%;再比如关税,目前,中国关税总水平是 7.3%,按照 WTO 规则,发展中成员上限可以达到 15%。

中国的宣示一定程度上给发展中成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为下一步基于多边规则下的谈判打开了新的空间。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 WTO 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 WTO 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快速增长

中国的宣示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选择

NBD: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这些特殊和差别待遇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否是基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考虑?

丁如: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客观来说,基于 WTO 框架下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保护发展中成员的政策。

比如农产品国内支持方面,中国享有 8.5% 的微量支持的灵活度,是高于发达成员的,但低于发展中成员。有些人可能会质疑,享受 WTO 的特殊待遇究竟是推动高水平开放,还是贸易保护?

我想强调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选择加入 WTO 这样一个多边贸易体系,都对各自提出了高于其本身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比如降低关税、开放服务和货物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

中国刚刚加入 WTO 时,履行的大部分义务都是减少国内原有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壁垒,努力实现更为自由化的贸易。

试想一下,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成员而言,如果完全放开市场,和发达成员直接处于完全平等的竞技场进行竞争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可能会对国内产业造成巨大冲击,给国家带来民生压力和经济压力,从而导致开放受阻。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推动自由贸易的进程,需要考虑国内的承受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所以,WTO 框架下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能够带给发展中成员更加充分的适应国际竞争的制度空间,也让中国以我们能够接受的节奏融入国际经济大市场和竞争。

回归到这个问题,从长远来看,WTO 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对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产生了积极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式,不要求立刻达到发达成员的开放标准,而是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成员逐步适应并融入国际市场。

中国的宣示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战略选择。也就是在关税、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未来会在确保我国利益的前提下,以承担和发达成员一样的义务标准去谈。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 WTO 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2024 年,中国服务进出口金额已经突破万亿美元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符合 WTO 规则

NBD:我们注意到,尽管中国宣布在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仍然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和地位,这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苏庆义:中国主动放弃未来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SDT),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大国担当。中国同时保留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既符合 WTO 规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放弃 SDT 回应了外部的期待。随着中国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明显提升,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个别国家认为,中国至少迈入 " 先进国家 " 行列,进而应该在 WTO 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始终愿意根据自身能力,主动评估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中国主动放弃 SDT 就是对这种承担更多责任的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是由自身发展阶段决定的。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的发展水平持续显著提升,但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各方面经济社会指标离发达经济体仍有许多差距。中国内部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仍是进行时。中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还不是发达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不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有利于更好维护全球南方的利益。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都将致力于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利益。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弥合南北发展鸿沟,中国有必要站在全球南方国家的队列。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是对这一立场的有力信号释放,是非常必要的立场显示。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符合 WTO 规则。在 WTO 中,是否是发展中成员地位,采用的是 " 自我宣称 " 的方式,而非根据人均收入或人均 GDP 等数据进行界定。这是 WTO 明确的规则。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完全符合 WTO 规则,并没有违背规则。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 WTO 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NBD:中国为何在此刻做这项重要宣示?

丁如:当前,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强调对等关税,另一方面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威胁对方降低对美国出口的关税税率,这些做法和 WTO 的规则和精神是完全背离的。

我前一段时间和在 WTO 工作的官员交流,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信任不足。从中国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发达成员认为中国货物贸易体量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仍然在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从而造成矛盾和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我们在疫苗豁免、渔业补贴等项目的谈判过程中,为了促成谈判的成功,已有条件地放弃了一些特殊和差别待遇。有些发展中成员担忧,中国是不是要从 WTO" 毕业 " 了,不代表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了。

中国在此时此刻做这项重要宣示,我认为是要给两边都吃 " 定心丸 "。一方面,我们要给发展中成员确定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我们愿意承担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义务,基于 WTO 的框架下,在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中国的宣示将为世贸组织改革带来新动力

NBD:中国的宣示有助于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当前,世贸组织改革面临哪些障碍?中国此举对推动改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霍建国:当前,世贸组织改革存在很多难点,比如如何恢复谈判功能,如何加强贸易审议机制,如何恢复上诉机构针对反倾销的裁决功能等。中国的宣示将为世贸组织改革带来新的动力,为未来改革方向指明道路。

丁如:从 2019 年底开始,WTO 上诉机构开始处于停摆状态,从而导致争端解决机制面临诸多困难。中国宣布这样一个承诺,一方面会督促欧美国家重回谈判桌。另一方面会给多边主义注入信心,增强各方信任。

苏庆义:世贸组织改革面临的障碍很多,核心原因之一是美国不愿意推动,甚至阻挠。此外,在规则层面,各国对某些规则改革的分歧也比较大。中国放弃 SDT 是负责任的表现,是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最新行动。这将有利于各国在维护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NBD:继加入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后,中国也在积极准备加入 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的宣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安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霍建国:可以理解为,中国在向更高的开放标准去看齐。基于多边主义框架的 WTO 改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对全球贸易畅通、加强更高水平的多边主义合作肯定是有利的。

丁如:RCEP 和 CPTPP 都是区域性的贸易协定,WTO 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覆盖 166 个成员和 98% 的全球贸易量。我们宣示所放弃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只是基于 WTO 框架。当然,中国做出这一承诺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记者 | 张怀水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