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投资人大哥告诉我,他有“三不投”(8)

因此总的来看,当下一级市场创新药呈现出一些结构性的格局,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的传导,并没有预期的乐观。青岛国信创新此前在医疗方向是药械并重,未来会更多看创新药,孙帆提到,“港股已经热了,但一级市场回暖需要时间,可能半年到一年,不过至少估值底部已经到了,积极的信号在显现,未来会坚定投创新药。”

作为涌金集团旗下投资平台,涌铧投资算下来已经成立32年了,时间久意味着覆盖广,积累深厚,鲜为人知的是,涌铧投资是寒武纪的首轮投资人,医药方面,除了控股九芝堂、千金药业等上市公司外,还是凯利泰等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参股了泰格医药等公司。

涌铧投资管理合伙人陆先忠介绍,早期涌铧投资以化学制药、医疗器械为主,近些年来在二级市场创新药大起大落的背景下,开始关注创新药公司,在美国、以色列等地都有布局,特别关注与AI结合的创新药项目,“AI在靶点的发现、标记、分子的合成设计,包括临床实验的优化方面意义都非常大”。

许谦则从资金端LP机构的变化提醒,不要指望一级能跟二级同步热,“以前美元市场化母基金多,现在80-90%出资方是引导基金和国资,他们有返投要求,决策更谨慎,钱进来会慢一些。”不过相对应的是,一位刚从美国归来的投资人曾与他交流,目前碰到的美国创新药项目和投资人“很悲观”,必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中国公司也做怎么办。

“产业的发展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在创新药领域的优势才开始展现,产业发展的浪潮谁都拦不住”,许谦说。

NewCo在国内,行得通吗?

关于创新药,业内还有一个热词是“NewCo”,全称是NewCompany,意思是投资机构低价买入一些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或忽视的管线,组建新公司进一步研发投入后再转手卖出。今年8月初,红杉中国主导,联合弘毅投资、元生创投、杏泽资本等多家机构作为买方,发起了国内机构第一笔NewCo交易。可以这么说,顶级机构下手抄底中国创新药资产了。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