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投资人大哥告诉我,他有“三不投”(6)

演生潮CEO王毅峰在分享中透露,一位关系不错的投资人大哥曾对他直言,做投资有‘三不投’——科学家创业不投,科学家学生当CEO不投、做创新药不投。虽然有点无奈,但王毅峰也坦言,“我们公司全中,只能硬着头皮往理想中的企业靠。”

演生潮2022年由清华成果转化成立,聚焦获得性免疫相关的自免及慢性炎症疾病,王毅峰直言公司成立三年来,踩过不少创新药的“坑”,他总结了多位现场创业公司创始团队的困惑,想要BD,MNC要临床数据,临床数据又要钱,市场仍未真正回暖,有些死循环,“怎么融钱?怎么支撑管线?管线做好怎么BD?是直接BD还是自己把它往下推?”

坦诚的发言引来不少创业者共鸣,比如拓领博泰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经理高萌大方承认,自己也是属于“三不投”的公司,不过她观察到,目前还在投创新药的机构,特点是更聚焦、专注了。拓领博泰2020年落地北京,是清华的成果转化项目,主打自免领域小分子口服创新药,与协和医院的临床目前已经推进至临床二期。

高萌认为,“可以积极引进产业端的核心团队,拓领博泰大部分核心成员都来自产业界,这样能少走弯路”。除此之外,针对创新药创业公司的融资与BD难题,她建议可以多参与国际会议及发表权威论文来提升国际影响力,抓住目前海外市场BD的好时机,同时辅以适当的管线搭配策略,降低整体经营的风险。

康迈迪森创始人万小波坦言,自己学院派的背景,需要面对早期融资的挑战。为突破资金瓶颈,公司于2023年底从“自研管线”战略性转向“CXO服务+联合开发”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通过CXO业务实现自我造血,保障运营现金流;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开发早期靶点,保留未来的价值增长空间。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