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在最新的微博中,雷军直言," 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这也是小米最艰难的时刻。乃至整个国产新能源,都进入了一段冷静期。

2025 年的北京车展、上海车展,比往年更安静了一些。

车主站上特斯拉车顶、周鸿祎站上国产车车顶 …… 这些往常年引起全网轰动的戏码,并没有上演。

这似乎是一个趋势,进入 2025 年,价格战未能如期上演,厂商营销也变得十分谨慎,国内汽车市场已经有进入拐点的趋势。

降价潮退,短暂盘整

4 月并不是产品发布的大月,但由于上海车展,有不少车企相继发布了新品或者改款。

比亚迪发布了海狮 07DM-i 智驾版、方程豹钛 3、唐 L、汉 L;问界 M8 开启首批交付,阿维塔 06、广汽昊铂 HL 正式上市。除了新车,特斯拉、小鹏相继推出了改款。

不过,相比于新品和价格,车企的竞争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

按照乘联会的数据,今年降价潮已经有放缓的趋势。1 月有 7 款车型降价,2 月份有 21 款车型降价,3 月份降价车型数量 23 款,与之相比,去年仅 3 月降价的车型就高达 51 款,体现了降价潮大幅降温。

这个现象背后,既有降价空间被持续压缩的情况,也有不再需要大规模降价卷份额的因素。

4 月,国产新能源车企销量继续维持在高位,但没有进一步向上突破。公布销量的 14 家车企中,销量平均数为 72695 台,同比增加超过 2 万台,环比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按照中位数,14 家车企为 34492 台,同比增长了 29%,环比有所减少,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准。

虽然比亚迪还是无可争议的龙头,但其他车企的追赶势头非常明显。4 月上汽和吉利销量已经超过 10 万台,再加上偶尔破 10 万台的奇瑞和长安,目前 10 万俱乐部的队伍已经越来越壮大。

发布销量的车企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有四家车企同比翻番式增长,另有三家车企增速超过 50%,车企的淘汰线越划越高。车企的分化依然在继续,4 月车企销量排名较上月几乎没有变化,同时头部车企的同比增速明显更快。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具体到品牌,多数品牌都实现了月销过万,以 2.5 万台为界,突破这个门槛的品牌数量已经达到了去年 11 月、12 月的水准,整体增长的势头依然在继续。

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系列仍然是不可撼动的存在。今年以来,海洋系列的表现更强。方程豹系列也逐渐站上新台阶。4 月销量 10039 台,最近半年有两个月销量破万。

这两个系列之下,吉利的银河系列同样亮眼。今年以来,银河系列已经三个月销量超出 9 万台,本月更是创造了历史新高的 96632 台。

有的品牌势如破竹,有的品牌则遭受着挫折。在上个月出现舆情事件后,小米汽车本月销量为 2.8 万台,出现了环比小幅下滑。上险量数据显示,3 月 31 日 ~4 月 6 日,在 "3 · 29 小米 SU7 爆燃事故 " 后的完整首周,小米汽车销量为 0.5 万辆,排名下降 3 位至 21 名。创下了两个月以来小米汽车最低周销量。过去两个月中,小米汽车周销量从未低于 0.6 万辆。

除了小米,智界、乐道、智己等品牌都还处在没有打开局面的状态,阻力重重。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2025 过去了三分之一,有不少车企的指标完成度很高。小鹏已经完成年度销量的 37%,吉利完成 31%,实现全年的目标并不困难。

然而像上汽智己、广汽埃安、蔚来等车企 / 品牌,进展相对较慢,其中智己只完成了十分之一,想要完成全年目标,除非实现大幅度突破。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车企正在跟时间赛跑,跟竞品赛跑,跟自己赛跑。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