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2)

智能化提速

3 月安全事件的影响,在 4 月得到了集中体现。整个 4 月,智能化成为了关键词。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速,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市场渗透率已从 2021 年的 23.5% 增长至 2024 年的 57.3%,预计今年 L2 级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 70%。

这种背景下,智能化的进一步规范发展成为重要工作。

4 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力图推动相关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上海市等 9 个城市以及 " 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 V2G 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 " 等 30 个项目,被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

车企智能化的动作也在提速。L3 级自动驾驶今年将进入量产阶段。

华为发布了新一代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ADS 4,首发量产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首创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称,2025 年有望具备 L3 的商用能力。

同时,上汽智己也宣布今年将落地 L3 级量产自动驾驶系统,L4 级 Robotaxi 即将在上海浦东机场至迪士尼路线投入运营。

广汽发布 C01、G-T01、G-T02 等 12 款车规级芯片,使用场景覆盖智能汽车电源管理、制动、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冯兴亚透露,第四季度,广汽的 L3 自动驾驶车型将上市销售。

除了技术战,价格战也在同步。今年 2 月,比亚迪掀起了 " 智驾平权 ",或许是受到比亚迪的压力,华为的智能辅助驾驶也在下探。据 36 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品牌计划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该车将搭载华为 ADS 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其价格将在 15-25 万之间。

此外,零跑宣布对含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智驾软件全面免费,包括免费开放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功能。

价格战、技术战之外,从 3 月开始,智驾安全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发文要求,车企需停止使用 " 智驾 "" 高阶智驾 " 等模糊表述,统一采用 " 辅助驾驶 " 或 " 智驾等级 + 辅助驾驶 " 的命名方式。

4 月 30 日,余承东在发布的科普视频中,使用 " 智能辅助驾驶 " 替代了此前常用的 " 智驾 " 说法。随后,厂商均更改了宣传内容。

" 小米智驾 Pro" 更名为 " 小米辅助驾驶 Pro";" 小米智驾 Max" 则改为 "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理想、蔚来、阿维塔、小鹏等品牌门店在产品宣传中,均显著降低了对智能驾驶功能的强调。

4 月底,华为联合 11 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并且在倡议中,华为将与各品牌讨论推出 "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 ",通过模拟场景教学、实时风险提示等,帮助用户提升安全驾驶的意识。

这个趋势还在延续。5 月,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试图通过强制 " 新国标 " 等方式,破解隐藏式车门把手等设计背后的安全隐患。

由此推测,在接下来,厂商的一大竞争焦点将是智能化的能力,以及同步配套的安全保障能力。

出海:进一步提速

随着国内市场价格战进入拐点,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厂商普遍关注的焦点。

4 月,披露海外销量的车企仍然不多,奇瑞是已披露数据的车企中销量最高的,比亚迪则是增长势头最好的车企。

比亚迪 4 月销量达到 78705 台,连续第 5 个月创造了历史新高。据易车数据,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巴西、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等市场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时在加坡等市场也获得了全品牌(包括燃油车)销量冠军。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易车数据显示,比亚迪在巴西、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等市场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市场也获得了全品牌(包括燃油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的动作依然非常密集。

其在柬埔寨建立了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沙特,比亚迪宣布与沙特阿美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探索更深度的合作。在欧洲,比亚迪在瑞士举办品牌上市发布会,正式进入瑞士市场。到今年年底,比亚迪将在瑞士设立 15 个销售点。

比亚迪的示范带动下,其他车企也都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布局。

长安汽车提出,今年海外销量目标 100 万辆 。上汽计划未来三年将推出 17 款全新海外车型。何小鹏表示,期待未来 10 年超 50% 汽车销量来自海外,想以高科技、中高端的定位进入全球。

具体动作上,上汽旗下智己汽车正式进军澳大利亚,LS6 海外版 IM6、L6 海外版 IM5 亮相墨尔本车展。

蔚来汽车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在欧洲推出 FIREFLY(萤火虫)电动汽车。

小鹏汽车与巴林的汽车集团 Ebrahim K. Kanoo 达成战略合作,正式进军巴林市场。根据规划,小鹏 G6、G9、X9 三款旗舰车型将于 2025 年下半年登陆巴林,依托 Kanoo 集团覆盖全境的销售服务网络。

如今的海外市场,与新势力刚刚崛起之时的国内市场有很大相似之处,量变仍然在积累,新能源车企的海外竞争正在走到台前。

华为缺席,小米降温

新势力中,华为和小米无疑是这个市场最受关注的车企。然而,4 月,两家车企都在变得 " 安静 "。

往常月份,华为鸿蒙都会公布月度销量,但从 3 月开始,华为不再披露数据,本月也没有具体数据。取而代之的是智能辅助驾驶报告,这些数据并不能真正了解到 "X 界 " 的市场表现。

从侧面看,问界销量有所回升,从连续三个月不足两万台,增加到本月 27203 台。这与问界 M8 有关。3 月 6 日,问界 M8 开始预售,据鸿蒙透露,M8 车型预订订单累计超 12 万台,从 4 月 16 日起才开始上市,新车发布的首月,鸿蒙智行取得了开门红。

然而,其他 " 界 " 并不算十分理想。根据奇瑞的数据,智界 4 月销量只有 4461 台,是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而且是近乎腰斩的地步。智界上市后,一度月销稳定过万,但如今,走过了第一段热潮,智界的进一步出圈变得艰难。

享界的销量可能同样不尽如人意。北汽并没有披露相关数据,但北汽新能源 4 月销量只有 10327 台,环比减少 28%,这意味着享界并没有给北汽带来太明显的提振。

不过,华为的号召力并不差。在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其一口气拉来了 11 家车企,足以看出华为朋友圈的庞大。目前,华为与上汽合作的第五界——尚界已经提上日程。

小米与华为的处境有些相似。3 月的负面事件,让小米原本强势的状态遭遇挫折。4 月,小米销量虽然超过 2.8 万台,但已经有所下滑。当然,目前小米的销量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下滑更多是产能方面的原因。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屋漏偏逢连夜雨,或许是安全考量,有网友发现小米 SU7Ultra 最大马力被锁。小米 SU7 Ultra 汽车更新的 1.7.0 车机版本,1548 匹最大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要达成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只能使用大约 900 匹马力,对此,小米深夜致歉。

这段时间以来,小米似乎进入到了造车的问题频发阶段,这可能会是小米最为艰难的阶段。如雷军微博所说," 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

小米的市场号召力依然强势,6 月,小米即将发布新的车型。这几个月可能会是小米短暂的沉寂阶段,也是小米发展的关键阶段。

理想 VS 零跑:平替打败正主?

去年下半年开始,零跑被冠以了 " 理想平替 " 的名号,自此后,零跑增速迈上了快车道。

华为缺席、小米受挫,4 月国产新能源降价潮迈入拐点

零跑的思路很明确,将性价比进行到底。" 正主 " 理想的价格始终都在 20 万以上,这也让零跑有了更多空间。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