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袁国华:建设“科创中心2.0”,更需耐心资本护航(3)

另外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很多企业产品一出来,就面临“红海”。在招商引资中也有一些误区,错把项目当产业,盲目上马了很多同质化的项目,却没能真正打造出产业生态,反而导致供给大于需求。一些大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上限。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前沿不断扩宽;甚至在某些统计指标上,也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松绑,真正促进高质量发展。

记者:很多赛道形成“红海”,有人觉得是因为创新很难,不可能诞生那么多“0”的突破。您怎么看待今天的创新?

袁国华:今天的创新,不仅需要从“从0到10”,也需要“从10到0”。

比如以前造一辆车,组装出来了,实现了“从0到10”的突破,我们都很开心;但是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这个产业的所有环节,从零部件、材料、到工艺,是不是都能自主可控?甚至包括最基础的工业软件,这些底层的东西,都实现真正的突破了吗?“10”、“100”固然都很重要,但我们也要有能力从“10”倒推回“0”,从更多细分领域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此外,创新企业的发展,除了企业自身卓越的努力和韧性外,还需要制度的土壤、创新的气候。我认为应该从技术、人才、市场、资本、国际、政策等“6个密度”入手,打造更好的创新生态。

袁国华:建设“科创中心2.0”,更需耐心资本护航

位于徐汇西岸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是上海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 本报记者海沙尔摄

国资平台如何保持战略敏捷和战略主动?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