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三个“50%”两个“倍增”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2)

事实上,展开“十四五”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进度条”不难发现,除了上述数据和指标,全市科技创新整体态势正加速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从128.3亿元提升至236.7亿元,增长84.5%。全市已建、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5个,另有5个在规划建设。在坚持大手笔投入的基础上,上海持续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遴选了61位“尚思”系列学者,支持他们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出题人”“阅卷人”“答卷人”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上海自2021年率先在全国实施基础研究“探索者计划”,目前已覆盖生物医药、信息、航空、先进材料等行业,合作企业达22家,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求解产业领域基础科学问题的格局逐渐形成。

三个“50%”两个“倍增”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跑出加速度

图为上海张江AI小镇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通过滚动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约占全国25%,产业人才数量约占全国40%;生物医药行业 “十四五”共获批上市Ⅰ类创新药31个、Ⅲ类创新医疗器械46个,数量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3.4倍和1.5倍;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速构建,形成了“模速空间”“模力社区”等产业生态集聚区。此外,对于更具前瞻性的未来产业,上海出台相关政策,建立“项目经理团队主责、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未来产业基金赋能、未来产业集聚区支撑”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后续全球首款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品有望在上海诞生。

翟金国表示,这一系列成果为2030年上海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强化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布局,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持续加强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为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加速冲刺。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