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AI时代的“石油”怎能光“采”不“炼”?上海发力“数据治理2.0”

AI时代的“石油”怎能光“采”不“炼”?上海发力“数据治理2.0”

如果说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那么对这种新型生产要素而言,重要的已不是“开采”,而是如何高效“提炼”和利用。“前昨两天在沪举行的2025全球数商大会上,一个现实问题被反复提及:面对海量的数据资源,如何进一步帮助企业破解”用数难“?如何有效降低数据跨越”围墙的成本?

记者在本次大会采访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数据产业正努力跨越“原始积累”阶段,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基座的重构,探索一条让数据更畅快流动、更有效滋养实体经济的路径,而上海已在这场变革中开展了一系列实践。

AI时代的“石油”怎能光“采”不“炼”?上海发力“数据治理2.0”

从采集到运营,释放数据价值

告别数据汇聚,专注数据运营,告别“跑马圈地”,开始精耕细作,这是与会数商企业和行业专家的普遍共识。

在上海仪电集团总裁张建明看来,数据扮演的角色正从过去串联业务的血脉,变成如今人工智能(AI)时代“比你更懂你”的智慧。相应的,数据发展范式也在发生质变,不再简单比拼谁囤积的算力大、数据多,而是更强调对数据、工具包括算力和算法的有机集成。

按照这一思路,上海仪电正在重新梳理自身优势,深入应用场景,系统构建覆盖云、网、数、智、安、用的“全栈数字化能力”。尤其是他们在建设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的同时(目前仪电旗下7座数据中心的总算力达6万P),还将提升AI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已覆盖医疗、制造、金融等标杆行业。

AI时代的“石油”怎能光“采”不“炼”?上海发力“数据治理2.0”

“我们正进入数据2.0时代。”这是中国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军在大会上给出的判断。他认为,全国范围内,从部委到省地市,包括主要国央企,绝大部分都已建成数据平台,之后要做的是通过数据治理和运营,释放数据价值。否则,这些平台很快会沦为新的数据“烟囱”,制造新的数据“孤岛”。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