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在大厂等“死”的中年人(2)

“说不上沮丧,反而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小A表示,自己早就受够了这份工作,但是离职又会有一种担忧,害怕面对不确定性。“现在好了,有人推了你一把。”

在大厂里,小A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个例。在小A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小A一样,他们受够了现在的内卷和无意义的消耗,他们想要离职,他们渴望拿着赔偿开启新的人生和职业生涯。

但是,他们没有主动“赴死”的勇气。于是,这些人就像等待死神降临一样,在大厂等待着裁员通知。

01

困在大厂轮回里的中年人

在「有界UnKnown」与多个互联网大厂员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在大厂“等死”的中年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他们喜欢独来独往,对于上级的需求不做及时响应,即便接了工作需求也本本分分干到60分,但想让他们更进一步,做到80分,甚至90分,他们即便有能力使一把劲儿,也好像不愿意向前推进。

他们准点上下班,对来自工作的鼓励不兴奋,对批评也不在意,按部就班地完成职责范畴内的事情。

如果将这波人的行为放在上个世纪的国企,毫不违和,毕竟在那个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上下班的年代,混日子、躺平、熬资历,几乎是体制内的常态。那时候只要不出大错,铁饭碗就稳稳端在手里。

但将这样的气质移植到讲求效率的互联网大厂里,就显得格外刺眼。

这一代中年人,几乎是伴随互联网大厂一起成长的。大厂红利消退后,他们也不再被需要。

2013年,移动互联网红利来袭,社交、电商、生活服务等领域诞生了诸如腾讯、字节、拼多多、美团、快手等大厂企业。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