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阿里Q3财报:外卖大战烧掉上百亿,阿里值吗?(3)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将其最核心的品牌资产注入即时零售的新战场,一个基于阿里生态的“线上交易、线下发货、即时配送”的闭环正在加速形成。这可能会与美团等专注于即时零售的企业之间形成新的市场区隔。

此外,财报中称即时零售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已实现显著改善,所谓“单位经济”,衡量的是每一笔单独订单能否算得过账,它聚焦于订单的直接收入与成本(如商品、配送、补贴),而不考虑总部运营等固定费用。改善意味着,在单笔订单层面,亏损正在收窄。

根据蒋凡等管理层的阐述,这种改善主要源于三点:

一是履约物流效率提升,订单密度增加使得骑手配送路线更优,单均配送成本被摊薄;

二是客单价上升,用户从只点茶饮等扩展到购买电子产品等高价值商品,提升了单笔收入;

三是高客户留存率,意味着获取新客的补贴能在其消费生命周期内被摊销。这证明阿里不再是单纯靠补贴换规模,而是开始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这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随着补贴的退场,客单价上涨,用户是否会继续买单?随着单量的增长,骑手的数量是否会增加,从而提升配送的成本?加之美团等对手的“围堵”,即时零售业务的盈利路径,目前没有结论。

这一点在财报上更为明显,阿里CFO徐宏在电话会中表示,三季度是闪购业务投入的高点。随着整体效率的显著改善和业务规模的稳定,预计该项业务的整体投入将在下个季度显著收缩。这一表态从管理层角度确认了当前正是战略投入强度最大的阶段,也反映出当前投入规模已接近承受极限。

结论是,阿里做外卖目前无疑仍处于“烧钱”阶段,但管理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烧钱”的性质从“粗暴补贴换规模”转向“有效投入提效率”。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