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财讯 > 正文

汽车业稳增长明确路线图(4)

汽车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深化开放合作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尽管全球经贸环境存在诸多风险,而且国际化发展历来都是挑战重重,但对中国车企来说,仍然必须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而不是被动等待、简单观望。因为风险从来都伴随着收益,挑战也总是蕴含着机遇。”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说。

赵福全解释,这就像当年外资车企来华时,同样面临种种困难。一些企业因此信心不足、犹豫不前。而那些敢于先行尝试、大胆布局并坚持投入的外企则抢占了先机,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部分企业甚至因此改变了自己在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

在日前举行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国际车展)上,中国共有116家展商参展,成为此次车展除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

“中方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向欧洲的企业和消费者进行分享,这体现中方企业的开放态度。”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欧洲企业也希望并需要与中国企业合作。毕竟在中国开发汽车能够节省30%时间和40%成本,这种效率和竞争性也是欧洲企业目前急需的。

当前,跨国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已超越车型与技术,延伸至供应链与生产环节。一系列合作案例表明,中国已不仅是欧洲车企的重要市场,更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伙伴。

谈及此次首次面向公众展示的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称,这是迄今“中国化”程度最高的宝马车型,“它不仅回应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也释放出宝马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号”。

“‘新世代’车型没有中国供应商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齐普策说,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为宝马全球研发和制造注入了活力。在宝马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已从单纯的“销售市场”转变为“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支点”。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