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滴滴与司机对话四小时:除了抽成,司机们还关注什么?(7)

这位负责人说,“滴滴的核心数字资产之一就是这套定价系统,准确说,是两套:一套面向乘客,一套面向司机。只有通过精细化的定价,蛋糕才能做大,司机的收入才有可能更高。”

这是一件非常反直觉的事情。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很少人会因为多一毛钱或者少一毛钱,而决定是否打车。可在滴滴这个庞大而缜密的出价系统里,一毛钱有时候决定的是成千上万笔订单的生死。网约车的需求,可以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减一块钱,金字塔面积就会大很多。

可众所周知的是,网约车运价不能实时变动,起步价、里程费、等候费都需要提前公示。如果要调整运价,还需要向主管部门报备。如果完全按照运价执行,那平台这双看得见的手将无法发挥作用。正是这种情况下,佣金成为了平台手中的砝码。下雨天时,运力不足时,平台会投入雨天膨胀卡、免佣卡等补助,牵引司机出车,抽成比例变低。如果是运力过剩,没有给司机额外发放补贴,因此,容易产生高抽成订单。

他举例解释了关于优惠的争议:一个100元的订单,司机该拿80元。如果乘客用了30元优惠券,司机的收入不会因此减少,而是平台放弃了30元抽成。“如果没有这张优惠券,这个订单根本不会发生。”

负责人还表示,“订单每涨1块钱,司机收入会掉5个点,这是有非常精确的实验支撑的。也有人说,更换地址的功能取消掉,是不是单就没了?对,单就没了。”这位负责人非常无奈地说,“现在的市场就是这么卷,在一个自由市场进行任何干预,就会导致全平台的蛋糕变小一点。”

他最后强调:“抽成不是我们的目标。我没有任何动作是为了提高抽成。我的目标是交易量最大化。只有把蛋糕做大,司机的收入才可能更高。”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