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商业频道首页 > 头条推荐 > 正文

滴滴与司机对话四小时:除了抽成,司机们还关注什么?(4)

台下有人提醒,“这是价格垄断,违法的”。王哥却云淡风轻:“我不知道什么叫垄断,涨个三五毛钱,那些乘客们就不打车了吗?该打车还是要打车的。”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听听我的意见,价格不要再往下降了,在你能力范围之内涨涨价,让司机收入多一点,我觉得无伤大雅。”

水哥提出要加强管制,要保证双证司机的利益。

眼看着这个环节只剩下最后一个发言机会,研究奥派经济学的专家代表古原从大厅最后一排冲到了台前,他迫不及待想给司机们上一堂经济学课。

他试图向这些司机讲解什么是消费者主权。“刚才听到司机说我要抬价,要把价格上升。消费者的利益在哪里?考虑这个问题,还需要引进消费者的视角,涨价以后消费者会不会减少?肯定会减少,你们有的是竞争对手,可不可以坐地铁?可不可以坐公交车?可不可以骑共享单车?我甚至不出行,行不行?”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也分析了这种价格联盟为什么会失效,“即使没有反垄断法,就是这种战略联盟它往往也是无效的。年纪比较大一点的人记得,以前电视机彩电还是显像管的时代,长虹康佳他们搞了一个价格联盟,还是坐下来签协议的。那个时候没有反垄断法,但是这个价格联盟很快就崩溃了,因为总有人会偷偷降价。”

针对要求把无证司机赶出市场的建议,古原也很不能理解,“网约车出现的时候,就是没有营运证的,天天被举报的。今天遇到行业形势不好了,我们就要把别人赶出去,把那些新进入的人排挤在外吗?”

分析了市场和竞争的关系之后,古原从经济学的视角给出了建议,要提高劳动力的异质性,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在更残酷的市场中活下来。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